這也是前世的快遞中,順豐和京東快遞的服務最好,而其他三通一達的快遞服務質量卻往往參差不齊的原因。
雖然在這其中當然有價格因素的影響,一個快遞員一天配送50個件和100個件,那服務態度肯定是會不同的。
但最主要原因是還是總公司無法對具體的快遞員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加盟模式下,快遞服務的好壞完全取決于當地業務員的素質。
這個快遞員的服務態度好,那這個快遞在這個片區的服務就很好;而到了另一個片區,同一家快遞的業務員卻可能服務很差,導致這個片區的服務就很差。
而最關鍵的是總公司對于這個服務差的快遞員,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或者懲罰手段。
對于具體的快遞員而言,發工資給他的是加盟網點而不是總公司。
他的工作只需要讓加盟網點的老板滿意就行,而基本不需要去理睬總公司對他的態度如何。
所以客戶對于這些快遞的投訴,大多數的結果最后基本都是不了了之。
對于采用哪種模式經營,既然應俊文已經有了決定,而且愿意投入大額資金,其他三人自然是沒有什么意見的。
而且對于一個快遞管理者來說,肯定是更喜歡采用直營模式。可以方便的直接管理所有的員工,而不是一遍遍的去和各地分公司的老板去溝通。
而這時的劉波也立即體現出其價值,適時問向應俊文:“其實直營模式也可以分為兩種策略模式來鋪設快遞網絡。
一種策略是早期先以城市為主,比如第一批先鋪設一線城市的快遞網點,在接著鋪設二線城市的網點,以此類推,最后再鋪設到農村,實現全國的網點全覆蓋。
另一種策略是以區域鋪設網點。比如先鋪設江南省內的網點,除了農村,省內所有的縣市的網點都要鋪設完全,快遞全部要能覆蓋到。
在接著鋪設周圍省份網點,一個省一個省的市場去攻略,最后在覆蓋最遠的西北市場。不知道應總準備要采用哪種策略?”
應俊文聽了這話,思考了起來,這倒是自己之前沒想過的問題。
按正常道理來說,那肯定是采取第一種策略會比較好,所有加盟形式的快遞都是這么干的。
只要能把全國所有省會城市的快遞網絡打通,那就可以號稱自己是全國性的快遞,網點覆蓋整個華夏。至于其實私下里連地級市的網點都沒開通,則沒人會去關注這些。
而這種模式的壞處也很明顯,最直接的就是即使在這個城市的市區,雖然你的快遞已經覆蓋了,但下面的的縣卻不能到;在這個縣你的快遞終于覆蓋了,下面的鎮卻不能到。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華夏的地理環境極其復雜,市、縣、鎮的區分并沒有這么明顯,往往都是你中有我,我總有你。什么城中村,城中鎮比比皆是。
這樣說導致的后果經常就是一個市的這個鎮能到,另一個鎮卻不到了,這會讓很多發快遞的人都痛不欲生。
前世的應俊文在早年開淘寶店的時候就是這樣,基本上每發一個件之前就要去快遞網站上查過能不能到。要是快遞官網的信息寫得很詳細還好,要是不詳細,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