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狠的是,有些快遞直接是這個市的這條街能派送,另一條街就是超區不派送了,絕對能把發件人給折騰的夠嗆。
而采取另外一種策略,雖然規模做起來會比較慢,在很長的時間內,你都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快遞公司,而不是全國性的快遞公司。
而且如果去承接淘寶店的快遞業務,那些發件人就必須要同時再找另外幾種快遞一起發件才行。
而且區域性的快遞公司,因為規模的問題,一般相對比較難拉到投資,所以也就比較難擴大規模。
不過這方面對凡客快遞卻不是問題,凡客快遞目前資金充足,也根本不需要去拉什么投資。
所以應俊文綜合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采用后一種的策略。
首先是現在才2006年,電子商務還處于起步階段,所有快遞的網點都是極其不健全的。可以說是只要是個縣就有可能到不了,下面的鎮和村那就更加不要想了。
而對于整個華夏的快遞市場而言,每個省份的業務量多寡是有區別的。業務量最大的自然是長三角包郵區,接著就是漢東省了,然后是京津冀的華北地區,業務量最少的則是西北地區了。
凡客快遞可以先來一個長三角包郵區的全覆蓋,盡量做到除了村一級,所有的地方都能到。這樣凡客快遞就和其他快遞公司有了區別,擁有了自己的競爭優勢。
而在管理上來說,也是更加的方便,現在專注于長三角區域,地理位置都離得非常近。真要出了什么問題,第兩天甚至當天就能趕到具體的分公司去處理問題。
而采用第一種模式的話,南至鵬城,花都,北到京都,哈爾冰,而快遞總部卻在錢江市,管理起來的難度自然是抖然增加了很多倍。
而一個新成立的公司,想在早期一點問題都不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應俊文對著劉波說道:“我想了一下,還是采用后一種策略把。
第一期的目標是做到長三角三省的全覆蓋,要做到除了村和少數交通積極不便利的鎮,其他全部地方都能覆蓋到。
這樣我們去拉客戶的工作也比較好展開,就是只承接長三角區的業務,再把價格和服務做到位,很容易就能打開整個長三角的市場。”
劉波點頭同意道:“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我個人也是看好第二種策略。其實第一種策略更適合加盟模式。
第二種策略最怕的就是發展到一半,資金短缺了,沒有錢繼續開拓剩下的市場。
到時候只能經營半個,或者小半個的華夏市場,不上不下。而面對全國性快遞公司的競爭也天然處于劣勢地位。”
應俊問又問向宋永春和呂虎亮,他們兩個有什么意見,更看好哪種發展策略。
宋永春謹慎的回答道:“我對快遞行業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就暫時不發表意見了。如果我想到了什么問題,我會主動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