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無衣盤膝踞于一塊突峰似的尖石頂端,水面涼風吹得他發鬢飄飄、衣袂獵獵,清瘦的面上雙目緊閉,既顯出塵,又似入定。
安生舉火走近,見他臉上依舊罩著一層青氣,不禁擔心起來,正要開口,忽聽寒無衣道:“把火熄掉。”
安生頓時省悟,暗罵自己不小心,忙將火炬浸入水中,“嘶”的一聲青煙盤繚,溪畔又陷入一片幽藍藍的灰翳里,舉目但見黑影層迭,依稀辨得外形,卻難以一一看清。
霎時間,聲音的輪廓變得異常清晰:激流沖撞,可知溪中有石;風過林搖,其中有竹有松……安生閉起眼睛,四周地貌卻彷佛印在心上,信步來到巖下,席地盤膝。
再睜眼時,只覺星光透亮,就連水上回映的一線月華都有些刺眼,便是夜幕依舊低垂,周身卻無一不見,忽覺自己犯傻,此間哪里有舉火照明的必要?想到謬處,不禁一笑。
寒無衣睜開眼睛,低頭俯視。
“你懂了?”
“我懂了。”
劍魔寒無衣嘆道:“合著是運氣,我時間不多,卻遇著一個聰明人。來,同老夫說說,你們怎么給那魔劍盯上的?”
安生便將忘情湖上遇襲一事,扼要說了一遍,問道:“前輩,這魔劍是有心人放出來的,還是有什么成因,機緣巧合,因而現世?晚輩想了許久,始終覺得匪夷所思。”
“起初魏忠賢說的時候我也不信,如今看來或與上古傳說有關。”
寒無衣望向遠方夜空,緩緩說道:“傳說上古時代,數千數萬年前,這片神州大地還未有統一的王權,四方分別由北方的水族、西方的旱族、南方的羽族,以及東方的龍族等四神族統治。
“神族’顧名思義,是指天生具有超凡血裔者,或神力無雙,或智冠群倫,或身懷異術,具有上天下地、變化自在的神通,今日雖已難考,未必便是無稽。而在四神族之外、無殊異者,則被稱為‘人族’。
“五族之中,居于神州中原的人族最為弱小,卻富狡智,日復一日,轉眼過了千萬年。神族有的亡于族爭,有的衰減到只剩一小撮,最后被驅離家園,躲進了深山大澤;后來更有亡于人族大軍,從此自歷史上除名的。最后,神州全境均已是人族的天下。”
這段故事,安生從小就聽城里的說書先生講過類似的。擢升至執敬司后,也曾在無雙城中的書庫翻過《神州異聞錄》、《人族紀元》等典籍,對神州大地的歷史傳說略知一二。
《神州異聞錄》出自本朝元勛、一世大儒,擎天劍門的“千里劍歌”魏忠賢之手,他游宦神州大地二十載,考察風土民情,參酌官家所藏的歷代文檔典籍,寫成了一部長達百萬字的巨著。十年前趁著新帝繼位,將成稿稟呈今上后,龍顏大悅,立即詔令頒行天下,著太學博士鉆研考究,各道、州、郡官學均有收藏,一時蔚為風尚。
書中除了整理前人所遺,更多有創見,均是發前人之所未發,譬如:首次提出四族“神人化”之說,其書中還著重講到傳說中曾統一神州大地的龍族部酋,即世稱“龍皇龍帝”的傳說般的存在,凡此種種,均為當世經學所本,雖已無法考證但也流傳下來。
而《人族紀元》卻是一部稗官野史的大成。書中內容天馬行空,幾如神話,人族如何以弱勝強,在諸神環伺的神州大地笑到最后。迄今在京城里有字有號的說書人,沒有不通百二十折話本“人族紀元”的。
安生讀書不多,在他看來,書中人物如同天神下凡、動輒陣列甲兵數十萬、神族人甚至能化身巨獸現世,人族英雄又多與神族的美女凄婉哀戀、最后落得英雄身死的悲劇收場,《人族紀元》毋寧要比洋洋灑灑就百萬字的《神州異聞錄》好看得多。
聽寒無衣說到神族“雖已難考,未必無稽”頓覺親切,點頭道:“我知道。據說‘龍帝’曾召集九淵之下百萬幽冥大軍,自己則化成神龍鏖戰不休,最后掃平神州大地,開創一代真龍王朝,乃神州諸王朝之始,被尊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
寒無衣眸光驟亮,一拍大腿:“說得好!”
老少倆相對大笑。
“龍帝雖是英雄,但世間亦有不變的真理,天下間沒有常盛不衰的永恒帝國。”
笑了片刻,正色道:“真龍王朝興旺了五百年,終亡于異族之手,事后為了要戰要和,殘存的龍族后裔遂分裂成兩派,其中一派,便是后來的心劍宮。”
“另一派,則主張以激烈手段,誓要奪回龍帝時的一切,因為手段殘忍恐怖,遂被世人視之為‘魔’;為患劇烈,長達近千年之久。”
安生心中微動,一個極其荒謬的念頭掠過心頭,不禁瞠目結舌。
“另外那一派,難道是……難道是……”
“你猜得不錯。”
寒無衣緩緩點頭,神情嚴肅。
“一千年前,心劍宮與魔宗,原本就是同出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