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凌霜欲言又止,心中幾番天人交戰,終于還是退到一旁,扶劍靜聽。
莫欺霜低垂眼簾,溫言道:“家師三十年前確實由于一些原因,受了重傷,始終無法痊愈,為養病體,長年隱居于一處秘境,與外界聲息不通,連我也不得見。上一回見著家師,乃家師收令萱為入室弟子之時,距今也有好些年啦。”
路青山失聲道:“吳掌門不在百花軒內?”
莫欺霜微笑不答。冷凌霜沉默片刻,忍不住抬頭:“此事不足外人道,還請路大人見諒。”俏臉緊繃,似有一絲微慍。
總算路青山混跡官場多年,非是麻木不仁的木頭腦袋,省起自己一時口快,竟爾失言:“這是百花一脈保守三十年的大秘密,今日當著眾人的面前和盤托出,實已不易,吳掌門身受重傷,難免招惹仇家上門,行蹤豈能輕易泄漏?”面皮紅熱,訥訥地閉上了嘴。
郝蘭生見機極快,接口道:“代掌門,貴我大派同氣連枝,唇齒相依,吳掌門更是今之棟梁。如代掌門不棄,本莊左近多有良醫,家兄對此道也頗有涉獵,不定能為吳掌門盡一份心。”
莫欺霜微笑道:“多謝二爺。眾所周知,家主精研藥石二十余年,堪稱武林的國手大名醫。然家師之患,牽延甚深,當年也曾遍訪名醫,皆曰‘不可治’;家師花費十年光陰,終于悟出‘人見合一’的道理,索性不再求治,反而專心悟練本門至高的‘息斷劍’。”
郝蘭生精研劍法,熟知各門各派的路數,聞言不禁一怔,奇道:“這門《息斷劍》是吳掌門新創的劍法,抑或是前人所遺?”
須知百花劍法首重悟性,以入門劍勢鑄煉根基,別無其他。
但凡弟子一入門墻,只能學丶練百花基礎劍勢,直到悟出一套獨一無二的劍法,經掌門人核驗無誤之后,才能獲準進入“百花閣”歷代先賢所留的創招圖譜,以求精進。故而百花軒門下人人所用劍法不同,‘百花劍式’云云,不過是統稱而已,并無實指。
因此在四大劍門中,百花軒雖歷史最短,門下又多是嬌弱女子,劍術水準卻一直保持在相當高的位置,百年來迭有奇人佳作,朝氣蓬勃,絲毫不顯名門暮沉,龍鐘老態。
江湖上流傳:自吳忘情十八歲滿師以來,一共創制了三套劍法,質量堪稱歷代之冠。但無論是吳忘情的創制,抑或百花閣中的古籍,都沒有一門喚作《息斷劍》的名目,又何來“本門至高”之說?郝蘭生固然好奇,旁人也不禁同生疑惑。
莫欺霜澹然道:“二爺誤會了。‘息斷劍’不是一門劍法,而是家師鉆研本門歷代劍詣,所提出的理想境界。她老人家曾說,待修得清靜無垢的慧門,身劍兩成之日,病痛自然不藥而愈,為此閉門謝客,不問世事。”
吳忘情在武林輩份甚高,聲名又成就得早,少女時期雖有蓋世功績,卻逢“凌云榜”等絕世高手縱橫宇內,指宰江山,論武功論境界,皆非是一名妙齡女郎能及。而后軒轅王朝一統天下,才逐一凋零,但光是在江南道境內,除了劍魔寒無衣,至少還有一個人的武功被公認在吳忘情之上,她始終是坐三望二。
吳忘情從年輕時便要強好勝,揣想其心,應是多有不平。
眾人皆想:“這吳忘情只怕是老煳涂了,放著劇患不醫,卻硬拿老病之身練武悟劍,練到遺世獨立丶諸事不知,恐難指望。”
只郝蘭生一人聽得悠然神往,拈須微笑道:“好一個‘息斷劍’!待得吳掌門出關,定要親向她老人家討教一二,以開眼界。”
“這是百花軒最大的秘密,原不該輕易泄漏。”莫欺霜抬起明眸,目光一一拂過在場諸人,澹然道:“為防邪派滋事,敝門三十年來秘而不宣,一直保守至今。今日情非得已,說與諸位知曉,還請看在過往盟情,萬勿泄漏。欺霜代敝門上下,先行謝過。”領著冷凌霜斂衽施禮,盈盈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