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天尊負手前行,邊回頭笑道:”手感記住了么?“冷不防地反足一蹴,一枚石磨大小的路石挾著駭人風壓,撞向安生的臉面!
乾元真氣在他動念的一霎已生感應,對旁人是偷襲,對安生卻不是。
他心生猶豫:”萬一傷了刀刃…“正欲閃躲,想起背后是露兒的篷車,咬牙拔刀,”嘶“的一聲裂帛輕鞸,巨石如泥塑般自兩耳飛過,誰知削得太薄太快,兩片裂石仍朝篷車直飛,竟不稍停!
安生回身橫劈,刃挾勁風,這一刀不只將兩片裂石攔腰削斷,余勢所及,更把分成四片的巖石掃向一旁,轟轟轟撞碎在一處。握刀的手停在半空中,刀鋒不住嗡嗡震響,安生凝著蜓翼般的刃口,面露驚奇之色。
世間,竟有如此鍛物!
適才他出得三刀,每一刀的刀刃手感均不同,雖是極端細致的變化,若非精通淬鋼特性,等閑不易察覺;但就是這樣的微妙差異,仿佛連換數把不同的刀,每一下都是針對來物性質之不同,做出最省力又最有效的打擊,殘株雖重,半腐的木質卻較鑌鐵柔軟,安生一刀劈出,刀刃絲紋不動,以鋼鐵之堅迎向木質之軟,光靠殘株的重量與速度,便足以使它壓著刃口自行分斷。
而巨石堅硬,重量卻更重,正是刀刃的克星,安生勁力凝于刃口,以速度盡催鑌鐵之利,務求一刀兩斷;刀更穩更凝,竟不帶風,仿佛將通體堅銳凝于一根蠶絲的粗細、甚至更細更微,以致石不能擋,應聲兩分。
第三刀安生不止要粉碎石頭,更欲改變其方向,刀便如!束浸水布棍,攔腰轟飛頑石,卻借由急顫卸去反震之力,免傷鋒刃。三刀之間,此刀的質性接連轉換成斧刀、薄刃快刀、厚背鐵刀以及百煉緬刀四種截然不同的刀器,次序井然,如有神通。
安生一轉念,登時明白其中關鍵,直說便是一個”韌“字,半點也不玄妙。郝天尊在這把刀上,打出了超越其他鑄煉師所知的柔韌度,將”堅“與”韌“這兩種在鑌鐵之中不斷相互拉扯、干涉的屬性擴延至極,從而給了使刀之人最大的發揮空間。
”我明白‘藏鋒’的意思了。”安生再度入鞘,雙手捧還,是發自內心的由衷佩服。
“家主只開了七成鋒,剩下三成須由刀者補足,要銳要鈍、要快要沉,收發全然由心。“
而短開鋒本就能延長刀劍的壽命,否則鋼質越磨越損,總有消鈍老脆之日。
“孺子可教也!我身邊幾名得意的弟子之中,沒一個有你的悟性。‘藏鋒’的一字訣竅,我本以為要帶進棺材里了。“郝天尊連連點頭,難得露出滿意笑容,仍未伸手取刀;視線越過安生肩頭,與某個紅著小臉頻頻傻笑的少女偶一接觸,忽嘆了口氣,對安生正色道:”此刀之銳,端看刀者的能力,須有絕頂之刀客,才能試出它的極限。只可惜我神器門浸淫劍術,并無出色的刀者。安大人如若不棄,可否為郝某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