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昨日聽到這席話,不免覺得夸夸其談,然而經歷劍脈的重鑄后安生眼界大開,乾元真氣統攝諸元、而后再定經脈的方式,與郝天尊所言不謀而合:「道」不可感,卻能藉由透析經驗之物——即「器」,而無限接近,格物近于道,則器隨意變化,不拘俗見也。
“我觀安大人出招,”
郝天尊續道:“銳氣、勁力、臨敵反應等,均是一等一的手眼;欠缺者,在于大人并不知刀。雖能敏捷地砍、劈、掠、抹,但安大人心中并無刀法,不知器變、不明就里,何以求道?縱使大人資材絕佳,以此對敵,不免終是要敗的。”
安生被他一語道破缺陷,甚是慚愧,赧然道:“家主所言甚是。我本是武功低微,不學無術,不足以與天下英雄爭鋒。然此際要學,也來不及啦,只能硬著頭皮徒逞蠻勇而已。”
郝天尊笑道:“怎來不及?我與安生大人印證一路劍法,權作交流便是。”
安生一怔。“我殺豬宰牛,鍛刀劍,又受老韓的指點,尙且不知刀;臨陣再學劍法,卻有甚用?”
本欲推辭,靈機一動:“格物近道,刀劍有什么分別?”
話到嘴邊又呑回去,面上掠過一抹恍然。
郝天尊微露贊賞,連劍帶鞘擎起,立開門戶,正色道:“我這套劍法共有九路,不重招式,練的是窮究之法。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四法時、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風、九法野,欲從天地萬物中都看出劍來。你仔細看了。”
手里比劃,口中講解,招式連綿不絕,劍上不挾絲毫內力。
他出手極慢,但劍勢縱橫,大闔大開,果有「星垂風野天地闊」的恢弘氣象,安生被引得以刀鞘相應,兩人自然而然拆解起來。
郝天尊這套劍法,與其說是模擬天地自然的意象,不如說是觀測天地自然、透析質性之法,共分「簡易」、「變易」、「不易」三層:首三訣觀察渾然天成、非人力可逆之物,天訣包含一切天文星象、雷電風甬,地訣指山川河流、地貌風物;而人訣指的是人倫網常。此三者颙乎自然,至簡至約,是為簡易。
星、風、野等末三訣,則是觀察變化之物,如繁星過境、八風橫野,動靜間有拇數變化;此三訣爬網整理,窺破一切紛亂擾攘,是為「變易」。而中三訣掌握的則是變化的法則,時、五音、六律看似變化流動‘卻自有其規律,按律生變以簡御繁,是為「不易」。
在這三易九訣中,首三訣最為抽象,郝天尊似是了解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難以悉闞其妙,因此說得最少,三言兩語匆匆帶過,無意深談。中三訣則說得最快,時、音、律均是整理歸納之法,或異中求同,或名實區分,苛察繳繞,衍生無盡,方法卻相當簡單。
花最多時間的,反而是撥亂反正的星、風、野三訣。
郝天尊劍上既無內力,安生也不敢硬砍,內力強、速度快的優勢無用武之地,招式不精的缺點益發明顯。郝天尊與他拆得片刻,忽道:“請安大人以一門最得意的刀法攻我。”
劍鞘一撥,點足飛退,重新擺好架勢,等他進招。
安生以為他打得不耐,臉上**辣一燙,嚅囁道:“晚……晚輩現丑了。”
他平生最精妙的招式,學自本寺娑婆閣內的觀音木像,恁「鏡射鬼手」如何變幻無方,安生卻無化拳掌入刀招的識見與修為;翻來覆去,便只有一百零一套的「無心刀」了。
想起老韓,心中忽生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