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下,劉皇帝又幽幽道“再者,我已經給他道濟送過別了”
劉皇帝的語氣中透著少許蕭瑟感,劉旸聞之,一時默然。
過了一會兒,劉旸又提起一事,道“過府吊祭之時,兒聽說了一件事,魏咸信為虞公操辦喪禮,僅支五十貫錢。很多人都說,以虞公的地位,其喪禮即便不過于隆重,也不該如此寒酸,有指責魏咸信不孝之意”
“這大抵也有魏道濟的交待吧,這魏咸信也果是個節儉的性子”劉皇帝嘆道“雖居顯貴,但甘居樸素,大漢朝中,是從不缺這樣的道德君主,倍覺欣慰啊”
劉旸“虞公的品德與操守,實令人敬佩”
微微一嘆,劉皇帝說道“關于魏道濟的后事,我已經擬好了詔書,就由你去宣布落實吧”
“是”
對于魏仁溥死后哀榮,并沒有超過出常例,只不過,這次是由劉皇帝親自擬詔,其用心,也算真摯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左手抬起指向御桉,劉皇帝說道“魏府把道濟的遺奏上呈了,上面寫了不少東西,你也看看,有些內容,對你應該有用”
“是”劉旸隱約感受到了一絲不尋常,拱手一禮,走到御桉前,拿起那份遺奏,當場翻閱起來。
魏仁溥的這份遺奏中,除了生涯總結以及對治國之道的論述,最關鍵,或者說最敏感的一部分內容,說的是大漢如今存在的一些問題。翻譯地來說,就是在指出劉皇帝為政的一些得失。
其中,重點提及的,就是劉皇帝對胡族少民的高壓同化政策,對漠北契丹的不依不饒,兵制操之過急的兵制改革,強制遷豪徙民的后患,刑徒營等等
可以說那一條條突出劉皇帝意志的政策,魏仁溥從中卻看到了風險與隱患,看到了那平靜表象下潛藏的矛盾與危機
而劉旸也顯然讀到了這一段,畢竟有劉皇帝的朱筆標注,臉色也變得凝重,抬眼觀測了下劉皇帝表情,雖然看不出什么,但還是小心地問道“不知爹對虞公所奏所論,有何指示”
“我能有什么指示”劉皇帝終于轉過身來,看著劉旸,聲音似乎有些疲憊道“朝廷大臣中,論深明大義,深謀遠慮,少有人能比得上魏道濟。他說的這些,也不是無的放失,至于指示,我的指示就是,你好好研究一下,倘若當真形成積弊,那需要你將來匡補了。
我是不會也不愿推翻自己的政策與理念,但你不一樣,等你當家做主之時,你看著辦吧”
聽劉皇帝這么說,劉旸心情也有些沉重,有些復雜,張嘴想說什么,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劉皇帝則繼續感慨道“顯然,魏道濟雖居府邸,卻時刻關懷著朝廷大事、天下蒼生,這份遺奏,卻是一份大論。
我也明白了,為何他不愿意生前與我對面而論了,是怕引起我的猜忌與不滿了,死后遺陳,我自然不能苛責于他,辜負他這份地赤忱忠心啊。
可惜,他終究是小看我了我有頑固昏聵到聽不進人言嗎”,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