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發生之時,劉皇帝正在萬歲殿,懷里摟著周宜妃,被窩方暖,困意初至,便被驚醒。
已經三十多歲的宜妃,早已褪去了當年的青澀,但美麗依舊,活像一顆成熟欲滴的水蜜桃,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后,絕代風韻,充滿了致命的誘惑力,以劉皇帝如今并不算健康的身體,也大感不支,有些吃不消,更多的時候只能來素的。
不過,再婀娜的,也比不上宮外的驚天動地,更吸引劉皇帝注意。時辰漸晚,夜色更深,外界的喧囂在官府的彈壓下,逐漸陷入沉浸,但即便處在深宮,仿佛能夠感受到宮墻之外的躁動。
萬歲殿內的氣氛,有些壓抑,劉皇帝一身單衣,也不注意形象,就那么冷著臉坐在御桉后。在場,除了內侍行首喦脫之外,便是太子劉旸。
大臣也陸陸續續地前來問候請安,關懷圣躬,連同當值宰臣趙匡義在內,有一個算一個,都被劉皇帝趕去現場救難了。
發生了這么大的事,這朝廷上上下下恐怕都不得安寧,當然,也輪不到一般人為之焦慮操心,更多的人除了關心之外,只能安居家里,等到消息結果,吃吃瓜,順便臨時抱佛腳,做做防火準備。
“官家,夜深了,添件衣吧”此時的劉皇帝看起來有些陰森,渾身散發著危險的氣息,即便如此,喦脫還得拿著一件外袍湊上來,小心地表示關懷。
“嗯”大概也感覺到夏夜的寒意了,劉皇帝沒有拒絕,只是輕輕應了聲。
見狀,喦脫大松一口氣,立刻熟練地幫劉皇帝批上外袍。劉旸坐在下邊,此時心緒也慢慢穩定下來了,拱手勸道“爹,禍事已發,不可挽,職吏兵丁也在努力救災,還請保重御體,不要過于憂心。”
不知是不是劉旸的勸慰有了效果,劉皇帝臉色看起來好了許多,沉默幾許,幽幽道“滅火救災,是當務之急,不過,此事的源頭,定要查個清楚,若有宵小作祟、瀆職懈怠,一概嚴酷處置”
劉皇帝這話說得殺氣騰騰的,也不加掩飾,連“嚴酷”這樣的字眼都用出來了。顯然,對這次失事,他已經心存懷疑了。
時間一點一滴地走著,夜半過去,雞鳴到來,一直到平旦時分,終于有了初步處理結果。喦脫來報,文武大臣們都在殿外候詔。
劉皇帝沒有繼續在殿內待著,起身徑往外而去,外邊的天地,暮色沉沉,一夜未眠,劉皇帝也有些精神疲憊,頭腦混沌無比,吹了吹風,方才清醒幾分。
萬歲殿前人還不少,有文有武,有貴族,有官僚,聞訊之后,在一些人的帶動下,主動前往延慶坊救火。就連趙匡胤都在其中,老臉上滿是烏黑塵埃,當然沒有人身上是干凈的,好像都很賣力的樣子。
不過,對于他們積極擔當的表現,劉皇帝卻沒有什么感動的情緒,而是冷冷道“延慶坊起火,爾等去湊什么熱鬧究竟是去救火,還是怕不夠亂”
這話一出,在場的勛貴大臣們面面相覷,劉皇帝此言,可有些不近人情了,并且,那股子誅心的意味,也實在讓人驚季。
就是先來請安,得到劉皇帝準允,才去延慶坊現場的幾名大臣,此時都不免彷徨。沒有顧及他們的想法,環視一圈,劉皇帝語氣仿佛緩和了些,抬指道“你們今夜辛苦了,都回去歇著吧,好生休息,有事天明后再說”
“是臣等告退”一干文武,聞言大松一口氣,也不敢繼續在劉皇帝面前刷存在感了。
劉皇帝轉身回殿,一時竟有些站不穩,劉旸眼尖,趕忙上前扶住。喦脫得了劉皇帝的指示,則站到殿臺前,朗聲道“諸位公卿請回,陛下有諭,劉府尹、張巡檢、韓尚書留下”
“是”
被點到的三人,互相看了看,倒沒什么意外之色,他們一個是府尹,一個是巡檢,火藥工場庫房也都是兵部直屬,都不免牽涉其中。不過,這臉色,實在不算好看,當然,要說負擔最輕的,還得屬張永德了,至少在事發后他已經盡職盡責了,至于事發之前,就算要分鍋,也輪不到他頂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