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同樣心存隱憂,今夜救災的做法,有些違反程序了
“火情已經控制住了”萬歲殿內,劉皇帝滿身疲憊地坐下,但頭腦依舊清晰,眼神依舊犀利,盯著三人,問道。
作為救火一線總指揮的張永德,趕忙拱手稟道“回陛下,災情發生,臣獲悉之后,立刻上報,緊急調動三千巡衛前往延慶坊。配合開封府及坊內外士民,經過一夜的撲救,延慶坊火勢已然基本控制住。眼下,巡檢司下屬兵丁,全數出動,全城戒嚴,局面已在掌握。”
說這話時,張永德心中的惶恐感加劇,他此次算是特事特辦,在沒有得到樞密院調令的情況下,就從巡檢大營中調動兵馬前去救災。
雖然事出有因,但逾制確是事實,巡檢司平時的職權、人員安排,都是有嚴格規定,也必須上報樞密院備桉。三千巡檢兵馬,究竟是去救火,還是另有所謀,誰能說得準呢
別說三千人了,就是五十人,無令調動,都是死罪。當初平原公孫立的侄孫,就是因為擅自帶領手下一隊禁軍出營聚會,就被斬了腦袋。
事前,張永德也有所猶豫,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先動后報。此時,想起劉皇帝適才在殿前的那番話,張永德這心也不免揪了起來。所幸,他的果斷,還有取得了不小的效果,至少及時控制住了火勢,沒有使之向外擴散,帶來更大損失。有這一點,
小心地觀察了下面無表情的劉皇帝,還是主動請罪“臣未經軍令,擅自出兵,還請陛下問罪”
聞言,劉皇帝稍稍愣了下,待見到一臉忐忑的張永德,心思一轉,卻不禁感慨,此人今夜的表現,既有擔當,也不乏機智,更重要的,這政治嗅覺也甚是靈敏啊。
“你倒是提醒朕了”劉皇帝澹澹道“救災有功,擅權有罪,念此急情,功過相抵吧”
“謝陛下”聞言,張永德頓時大喜。劉皇帝嘴上雖說功過相抵,然而,此事一過,他張永德只有從中得到好處的,這一點他心里也明白。
“通知劉廷翰,樞密院的調令,補全即可”劉皇帝又沖太子劉旸道。
“是”
“損失如何傷亡如何”劉皇帝又看向劉繼昌。
劉繼昌的后背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此時聞問,有些緊張,但也努力壓制著心頭的惶恐,清楚地敘來“回陛下,延慶坊內,大半府宅、建筑都被焚毀,足有五百余間,余者也多受創傷,火藥工場幾成白地,所有火藥盡爆毀。至于傷亡情況,仍在統計,下屬差役兵丁,仍在火場中搜救”
“民情如何”劉皇帝又問。
“逃出的幸存者,暫時安置在周邊,臣也緊急調集了一批食物、飲水、醫藥物資,進行救助。府衙也已布榜公示,以作安撫,眼下戒嚴得當,暫時無事”
聽其敘說,劉皇帝沉吟幾許,有些疲憊地擺擺手“去做好善后之事吧”
“是”見劉皇帝沒有嚴厲的斥責,劉繼昌甚至有些意外,哪怕罵一頓也好啊,這種態度,反倒讓他心頭沒底了。
劉皇帝則又看向滿臉愁苦的韓通,也不啰嗦,直接說道“延慶坊的工場、庫房,屬于你兵部管理,出了這樣的亂子,不論是意外,還是賊人有意為之,你們都首當其責此事,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請陛下容臣調查清楚,再來請罪”韓通躬身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