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包括劉旸在內的一干人等都不免驚詫,但很快都恢復平靜,也是,劉皇帝這般不給王著留臉面,罷黜決議,并不足奇。
而王著聞言,身體也僵了一下,終于抬頭望了望劉皇帝,但見他那不帶絲毫感情的眼神,嘴唇抽搐了幾下,終是顫著聲,躬身一拜「臣謝恩」
說完,便在劉皇帝的注視
下,句僂著身體,失魂落魄地離開了,那背影難免給人一種蕭瑟之感。其他人見狀,也多覺五味雜陳,這王著,居大任,雖無出眾才干與顯著功績,但也從無大錯,加上是劉皇帝的老臣,還是位居政事堂前三的宰臣,就這么輕易黜免,旁者觀之都不免有種物傷其類的感覺。
而于劉皇帝而言,他已經給過王著機會了,當初還不惜破例提醒,但他顯然沒聽進去。在大漢中樞,在劉皇帝眼下,可是容不得躺平的官僚。
忠心又如何,劉皇帝雖然看重這一點,但絕不是他信用人才的唯一標準,在這方面,王著遠遠不如當年麻煩纏身的盧多遜。
收回目光,劉皇帝臉色卻也平靜,又看向財政副使王右,道「這財政司的擔子,就由王卿肩起來吧,朕沒有其他要求,當以王著為戒」
與眾人一樣默不作聲的王右聞言,立刻起身,躬著老腰應道「是」
頂頭上司倒下,他這個副使轉正了,站在王右的立場,該感到慶幸才是,然而,此時此刻的王右,實在高興不起來。
劉皇帝不好伺候啊王右已經年過花甲,時年六十有六了,人既老,面容消瘦,精神頭看起來也一般。當然,不論怎么看,到如此遲暮之年,終于踏上仕途的一個巔峰,還是值得慶賀的。
「來,喝茶」解決了財政司主官的替換,劉皇帝又露出了他自認為如春光一般溫暖的笑容,沖眾人示意了下,道。
眾人應和著,卻再難體會到春茗帶來的愜意了,神色各異,心事重重。趙匡義瞥了眼老態龍鐘的王右,心中暗道可惜,王著罷相,他不奇怪,同情心也不多,他本就看不上這個所謂的乾右老臣。
值得可惜的是,劉皇帝動作太快了,當場便把繼任者拍板定下了,對財權,自然是有些動心的,也沒法不動心,這可朝廷職能部司中僅次于吏部的衙門了。
不過,即便無法把財政使攬入懷中,趁機安插一些人,增加一些影響力,卻是可以做的,飲茶之間,趙匡義暗中琢磨著。
忍不住瞥了眼如今位比首相的李昉,趙匡義嘴角稍微勾了下,原本因為李昉的資歷、威望以及同太子的關系,趙匡義對他還很忌憚,但真正共事之后,忌憚之心卻逐漸減弱了。
怎么說呢,這個人才干見識是有的,但就是書生氣太重,性格太軟,比起老謀深算的趙匡義,要弱一個檔次。
又瞧向王右,倒是讓此人撿了個便宜。然而想著想著,眉頭卻不由皺了起來,當初沉義輪致仕,以王右繼之,劉皇帝是不是就已經做好了由此人接任的準備怎么事前一點征兆都沒有
趙匡義思慮間,劉皇帝又開口了,放下茶盞,輕聲道「既然提到財政司,就趁機說說當下大漢稅制問題吧」
羋黍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