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還不算晚,但夜已沉了,弘德殿的接風宴在一片溫馨和諧的氛圍中結束了。內侍掌燈引路,蕭妃母子二人,緩緩朝寢居而去,闌珊的燈光映照在臉上,露出兩張沉靜的面龐。
一路無言,哪怕回到殿室,一時間也是緘默。宮娥端盆送水,蕭妃接過絹巾,輕輕地擦拭面部,仿佛要將臉上的醉意抹去。
在弘德殿,蕭綽也是飲了些酒的,來自高昌道葡萄美酒。在當今之大漢,葡萄的種植雖然是遍地開花,伴隨著的是葡萄酒業的大發展,但若論質量、口感,還得是高昌道的葡萄酒最為“正宗”。
不過,近些年,由于安西戰爭的緣故,也影響到了葡萄酒的釀制,價格日高,高昌葡萄酒也以其稀缺性,成為一種奢侈品,尋常時候也基本只有權貴們能享受到正宗的高昌葡萄酒。
劉文濟也慢條斯理地洗手潔面,過程中仍未說話,一直到侍女們被屏退,蕭綽看著沉默已久的兒子,低聲問道“羨慕嗎”
劉文濟如今雖然才十三歲,于天家而言,也不算小了,蕭綽的問題雖然沒頭沒尾,但劉文濟卻明白她指的是什么。稍作斟酌,應道“羨慕”
怎么能不羨慕,適才的弘德殿宴,雖然只是家宴,但明顯多了個主角,太子劉旸的光芒似乎轉移了一部分到劉文渙身上。過去東宮之內,兄弟之間,劉文濟一直是處于一種隨從附庸的狀態,從來不爭,也沒想過爭。
然而今日,當劉文渙得到父親的認可與祖父的賞賜,當旁人將目光獨獨矚目于劉文渙身上,當身份地位的懸殊變得明顯后,劉文濟是有些心血來潮的。
此時的劉文濟,并不能準確描述出自己的感受,但總歸是有些不舒服的,或許有羨慕,有嫉妒,還有不甘
聽得兒子給出的干脆答案,蕭綽不免意外,頭一次以一種探究的目光審視著他。原本,蕭綽以為對這個問題,劉文濟是會給出相反的答案,哪怕只是矜持地表示一番,結果卻有些出乎她意料。
而比起這個答案,其背后透露的一些細微的變化,則讓蕭綽有些心慌,又莫名地有種期待。緩緩近前,坐在劉文濟身邊,嘴帶笑意,溫和地說道“為何羨慕”
劉文濟搖搖頭“不知只是羨慕”
蕭綽問道“是羨慕獲得爵位還是祖、父的寵愛”
劉文濟沉默了下,道“那些都是大哥應得的”
看著滿臉平靜的兒子,蕭綽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掰正他的身體,認真地問道“告訴娘你也想要嗎”
面對這個問題,劉文濟明顯有些緊張,臉上掩飾不住一種名為期待的神色,深吸了一口氣,低聲道“兒只是覺得,自己該向大哥學習。等兒到十六歲,不知是否也能如大哥那般,腳踏實地,行萬里路”
聞言,蕭綽臉上再度綻開一道笑容,濃郁的笑意甚至顯得明媚,抬手輕輕地撫了撫劉文濟后腦勺,道“你未必要行萬里路,亦可讀萬卷書”
聽到這則建議,劉文濟兩眼微亮,但很快又變得黯然“讀萬卷書,也能封侯嗎”
“文濟,你當知曉,你與世間那些士林學子不同,你讀書識理,并非像他們那般為了功名富貴。你的出身決定了,你不需要為了區區爵位而煩惱,同樣,你也不能過于積極地去爭取一些本該得到的東西”蕭綽輕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