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劉皇帝對文臣居多的開寶功臣結構,是有些疑議的。不過,劉旸還是決定將其考量道出“乾祐時期是亂世割據,開寶則為大一統盛世,乾祐是創業,開寶是守業,兩者之間,有根本區別。”
稍加停頓,小心地瞄了劉皇帝一眼,劉旸以一種坦誠從容的態度說道“兒并無以文馭武之意,文武相濟、文武相制,乃是陛下馭臣之法,不敢擅改。只是今朝國情如此,大勢如此,順勢而為罷了”
雖然對劉旸這樣的說辭并不是太滿意,不過劉皇帝并沒有過于糾結,而是突兀地問到一個人“為何沒有盧多遜”
“盧多遜”這個名字可著實出乎劉旸意料了,按捺住心頭的疑惑,劉旸沉聲道“盧多遜乃罪臣,奪職處死,豈能位列開寶功臣”
似乎知道劉旸會這么說,劉皇帝淡淡一笑“開寶功臣,議的是功還是罪平心而論,盧多遜功勞如何”
劉旸沉默了下,沉聲答道“盧多遜不論在地方還是在朝,功勞甚高,建樹頗多”
也就點到為止了,劉旸并沒有再多討論盧多遜問題的意思。老皇帝隱露出的心思,劉旸不是沒有察覺到,他甚至覺得劉皇帝這種考量太過異想天開,不切實際。
盧多遜的問題,僅僅是功勞是否足夠嗎事情能這么簡單對待嗎關于盧多遜,是已經釘上歷史了的,罪責清晰,當年還是劉皇帝自己下詔查辦,又是他出決定處死的。
這么多年了,劉皇帝又要來這一套,就算他自己有所反復,也要顧忌一下朝臣們的想法吧。其他人不提,老趙普會作何感想,盧多遜可是他針鋒相對的死對頭,如今又要用趙普,又要把盧多遜重新抬回功臣閣供著,趙普會沒意見趙普的器量,可不至于大到這個地步。
退一步來說,即便趙普能忍,其他功臣呢,將他們與一個罪臣并列,那“開寶功臣”的成色會是如何他們能心甘情愿天下人又當如何看待。這段歷史,這個人物,后人又當如何解讀,只因為劉皇帝偶爾一個莫名其妙的想法
雖然歷史上總有荒唐皇帝、荒唐想法,但劉旸實在不愿意將這個詞與他敬畏了也尊重了幾十年的皇父聯系到一起。
劉旸的沉默太不自然,劉皇帝自然察覺到了其情緒間的微妙變化,也終于瞥了他一眼,再度轉移話題“為何限定在十二人朕總覺得,少了些人,開寶功臣大事,豈是這區區十二人就能涵蓋的”
劉旸眉頭頓時蹙了下,有幾分無奈,開寶定十二臣,這不是劉皇帝自己的意思嗎當然,事情還沒有定論,圣意有變,增增減減也是可以理解的,只不過,老皇帝這樣的多變,實在是讓人心中沒底。
不過看起來,劉皇帝在此事上還是有點逼數的,只聽他繼續說道“名單沒擬出來之前,朕覺得十二人就夠了,但現在,卻是明顯不足你三叔,你大哥,三弟、四弟、六弟,開寶足足二十八年的,我皇室子弟的功勛,同樣不能被遺忘”
聽劉皇帝這么一說,劉旸頓時了然,說來說去,目的在此啊
“陛下所言有理,此事是我等疏忽了,考慮不周”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劉旸拱手,試探著問道“是否將三叔、大哥他們,一并列入功臣名單”
“若是全部列入,是否合適似乎不太好看”劉皇帝想了想,說道,但不等劉旸接話,便又開口道“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少了誰,也都不落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