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得講,缺乏“群眾”基礎,除了漢軍,全是異族,至于那些收服的仆從,首先信任就是個大問題。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是越來越嚴重,各地的反抗活動不斷爆發,騷亂不已,紛擾不休。
過去,還有來自朝廷的強力支持,河隴全面配合,但是,隨著今春以來,朝廷改弦更張,西征之政徹底調頭,安西這邊自然發生了連鎖反應。
有一說一,缺乏了來自朝廷的支持,即便安西大軍再強悍,在這異族密布的域外之地,立足之基都是不牢靠的。雖然朝廷的改革是逐步緩進的,有限的支持還在繼續,但停止直接輸血是必然的,而這對安西的影響是巨大的,乃至致命的。
過去的這幾個月,整個安西上層的氣氛,十分凝重,各地駐軍都提高了戒備等級,以劉旻為首的安西都督府高層們,就安西當下形勢及未來發展,有過數次會議討論。
他們基本都意識到了,安西已經站在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接下來的走向,將直接決定安西三十萬軍民的前途命運。
在勉強稱得上潤物無聲的氛圍中,一支隊伍順著善緣驛道,自東而西,向郭城走來。
隊伍規模不小,粗略一觀,得有數百人,著漢服,說漢話,“漢”字旗幟迎風飄揚,大小車輛滿載,將坎坷不平的土道填滿,這是一支輜重隊伍,也是自河西而來的,最后一批官府籌措的軍援。
帶隊的人身份也不低,乃是甘州兵馬副指揮使楊福,前河西布政使王明的舊部,這
也是他第三次帶隊押運物資到安西。
自河西至安西,也是遙遙數千里路途,這押運的活計,可一點都不輕松,交通的困難且不提了,還有各種意外與危險,每一趟往返都差不多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春去冬歸也不是什么特別讓人意外的事情。
唯一值得慶幸的,在押期的設置上相比寬容,否則這些年逾期逃役的吏卒不知凡己。而比起前兩次,這一次,楊福的干勁十足,只因為有了明確的通知,等此次押運任務完成,返回甘州后,他這個副指揮使就可以扶正了。
因此,這一趟西行,楊福是格外小心謹慎,生恐出現什么意外,所幸,一路有驚無險,當成功翻閱天山,進入珠海盆地,心情就更為放松了。
郭城已然在望,那碎葉還遠嗎碎葉城,基本上朝廷西援物資的終點站。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