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倫”老皇帝咀嚼了下這個名字。
劉旸道“吐蕃局勢,剿更重于撫,需以重典糾治。尹繼倫有勇略、有見識,又多年在川西領軍,熟悉當地情況。率軍入蕃來,表現出眾,撲滅了大小十三次叛亂,功勛卓著。用熟不用生,若三弟離任,眼下,暫時沒有比尹繼倫更適合坐鎮邏些的大臣了”
默默地聽取著劉旸的介紹,老皇帝努力地回想,當初吐蕃動亂之后,是誰決策讓尹繼倫領軍入蕃支援的,是太子苦苦調取記憶,但實在太模糊,怎么也想不起來。
不過,就同過去幾年大多數的情況一般,老皇帝并沒有否決,道“既然政事堂已有決議,就降制吧”
“是”
“宋準那干人,還在鬧騰”老皇帝突然問起一事。
“鬧騰”這個詞從老皇帝嘴里說出,性質顯然就嚴重了,甚至可以看作是一樁政治事件了。當然,也確實是如此。
宋準鬧騰的,自然是安西那邊的改革計劃,就同劉旻、向德明提前預想到的那邊,當意圖上報后,哪怕進行了一些修飾與遮掩,到了洛陽朝廷這邊,依舊是巨大反響,可謂是一片嘩然。
站在高位的宰相們,富有政治智慧,沒有輕易下場,但群情洶涌不是他們的沉默就能止得住的。而跳得最歡,措辭最激烈,態度最強硬的,正是當日奏章呈達的洛陽府尹宋準。
在宋準那些人看來,劉旻打算在安西進行改革,違法亂制,甚至完全背離大漢的基本政治原則,如同異端一般可惡。
簡單地講,就是有違祖制,斷不能容忍,雖然在老皇帝這個大漢最具備權威的“祖宗”還在世的情況下大談祖制,是一件很魔幻甚至略顯荒誕的事,但以宋準為首的一批朝官,為了維護大漢的體統,也是亮明旗幟,直接針對魏王劉旻,猛烈地進行抨擊。
鬧騰得很厲害,傳到老皇帝耳中,第一反應,也不在事件本身,而是拷問起宋準居心何在老皇帝直接就聯想到了呂蒙正,這一前一后兩任洛陽府尹,間隔不過半年,卻不約而同地掀起事端。
一個針對他的爪牙皇城司,一個干脆針對起他的兒子了,真真是膽大妄為,不知敬畏,天家的威嚴在這些人眼中,還算什么
誠然,宋準等人的主張有一定道理,“意識形態”方面的斗爭比起制度上的分歧要更加嚴重,也更加兇險。但在老皇帝看來,這只是宋準為了自身利益而掀起的政潮,安西的改革,只是一個借口罷了。
這樣的情況下,老皇帝對宋準,自然生出了些許厭惡,甚至于,很容易就想到劉旸了。畢竟,宋準這個洛陽府尹都是太子給抬上位的。
于是,此時主動問起,老皇帝語氣也頗為不善“折騰半年多了,還不依不饒的,政事堂也沒個決策,就這么拖著其他人沒主意,你這個太子也沒個準確的態度”
面對質問,劉旸心中微沉,抬眼瞥了下老皇帝,方才緩聲道來“回陛下,宋準已然西去”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