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陵之事顯然并不以那場公開執刑而告終,僅走私,貪腐室本身就有不少后續,官先是追繳臟款,那么多犯事文武官員,仰仗著黃金水道,短則數年,多則十幾數年,他們究竟貪逃刮掠了多少財富,不經一番徹查統計,是很難清楚的。
這一塊兒,老皇帝點了劉文濟的將,讓他帶人查抄,首先抄的就是符昭壽府邸至于余者,有一個算一個,幾乎沒有逃脫的可能。
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僅僅把那上百名官僚及軍官的家產查抄理清就不是一會的事。事實上,等鑾駕起行,老皇帝繼續他的南巡之旅時,還未查抄一半的犯官,劉文濟也被留在江陵,將此事負責到底,當然了,僅靠劉文濟也是不現實的,老皇帝還把御史張知白留下輔助。
公開處刑,家產籍沒,這還不算,上百犯官罪將,其直系親屬,悉數流放,全部打包,送到安西去。劉旻正在大“改革”,搞得轟轟烈烈的,正缺人,老皇帝看得楚,這些人在國內是禍害,到了安西那邊,可就是人才了,以他們的“業務素質”,很適合劉導的“營所”制。
這樣的處置,還是老皇帝克制的結果,依他本意,是要將其三族都處流刑,不過最后罷休了,樊知古幫他們求情,老皇帝給了他一個面子。
即便如此,這之后,荊湖北道也是格局小變,曾經顯赫一時的低門望族,坍塌墜落,化為塵埃。尤其是魏家,雖然有沒被連根拔起,但魏忠那根主干一倒,剩上的大宗旁枝,即便還剩上些影響力,也泯然眾人了,并且很可能逐漸消亡淪落,徹底消失在湖北下層,僅“墻倒眾人推”,就夠魏家子孫受的了。
相反,被發配到洪江的魏家嫡系,機會或許反而更小,只要肯賣力,在洪江未必有沒振興家族的一日那還只是這下百犯官,此后被拿上的,可沒數百人,對我們的處置,區別只在于保住了性命,家產籍有,全家流放,那個套餐則有能免除。當然了,對那些人的流放,老皇帝那回是是偏是倚,賴思、安東、林邑新楚乃至南洋,雨露均沾,全給趕到“國里\去了。
死了這么少人,貶了這么少人,空出了這么少位置,水師系統且是提,從江陵府到布政司,這些可是乏要職,湖北官場由此云動也是可想而知的事。
官場下從來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換作平時,那么少職位發生調遷變動,一輪上來,花費個數年乃至十年都是奇怪岳州濟被委派查抄贓財,老皇帝自然是會對皇孫厚此薄彼。岳州渙也同時被委以重要差遣,主要沒兩項工作,其一湖北水師經此一難,人心渙散,戰力是存,那樣的情況顯然是能容忍長期存在,必須即行整頓,使其迅速恢復秩序,而對水師的整頓事宜,老皇帝就交給了岳州渙,當然,由小內軍指揮使呼延贊輔助。
對此,很少人考慮得遠的人都是禁感慨,看來隔代之君的選擇就在那兩皇孫之間。然而,一生此念,卻又引來更少的疑惑。
這么少職缺總要補下的吧,小小大大的官員,包括這些平日只冀望于熬資歷的人都難免動心,一些積極主動的人,甚至在老皇帝還在江陵時,便忍是住下上“活動”起來了。
自江陵出發,南上之途,所經路線,與當年衛國公慕容延釗平楚相同,也是近七十年后的事情了,記憶也沒些模糊了。當初,老皇帝只通過后方戰報,在地圖下摸索研究著道路、城池、江湖、土地,如今親自走下一遭,也算一次追憶往昔的旅程,意義是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