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則完全不一樣的,影響更加深重,因為涉及到一個極其敏感的政治問題,那就是皇室天然擁有的“司法豁免權”。
皇室、宗室犯罪,世祖皇帝在這方面法律的規定是有些模糊甚至可以說粗糙的,簡單到就一條規定,宗室犯罪,交宗正寺論處,而宗正寺如何處置,卻又另成一套體系。這對朝廷的司法權威,顯然是一種傷害,“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等政治正確式的理念,在實際的法條上卻是完全拋棄的。
如此兩套辦法,久而久之,是必然會產生沖突的,這與宮廷內部那一套獨立的體系還不一樣,宮規畢竟具備局限性,范圍有限,規矩卻更細致。
但宗室問題,卻是直接涉及到政治法制,其犯的任何事,侵害的都是大漢正常的行政、司法秩序。過去,沖突還不那么明顯。
一是有世祖皇帝的壓制,誰敢犯事,也是下狠手的,不只是拿鞭子抽,拿板子打,還能里圈禁至死,雖然對龍子龍孫地沒有那么嚴苛也就是了;
二則是早年皇室成員還不算太多,影響的范圍也有限,然而等到世祖皇帝后期之時,整個宗室成員已經是大爆發了,僅天家就是一大家子,而將來也只會越來越多,而宗正寺的管理,能否真正覆蓋到所有皇族,能否嚴格執法,其法條又是否該更清晰明確一些
帶著類似的思慮,轉移陣地的臣僚們,開始就此展開,踴躍發言進言了,一副為國盡慮、為皇室盡忠的樣子。
事實上,就是皇帝劉旸自己,也有所考量,對皇宗的管理,的確要有所收束,不能任其泛濫,否則敗壞的是皇室的聲望,威脅的是帝國的統治。
然而,大臣們的積極諫言,又讓劉旸不得不懷疑,他如此踴躍的機心究竟何在是不是想要剝奪一部分皇室成員在司法上的特權,以此來限制皇權如果是這樣,那絕對不允許。
但是,皇室管理條例也必需進行一定的改革,對此,劉旸還真陷入了一定的矛盾之中。不過有一說一,劉曄之事,倒也算一個整改的契機,劉旸比較堅定的主意是,絕不能讓那些朝臣牽著鼻子走
相比于廟堂之上那些復雜、隱晦的權衡與角力,洛陽百姓就是興致勃勃地吃“劉曄下獄”這個大瓜了。身為沒有多少反抗能力的被統治者,在面對權貴之時,往往只有卑微仰望的份兒,但反抗權威的“心理”,卻幾乎是本能。
當有權貴失落,最興奮的,也都是黔首屁民,便是自己無法勃發,倘有人站出來質疑、挑戰權威,也能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寇準在此事中,就成為了這樣一個角色,承擔起某一部分屁民“反抗權威”的寄望。
關于此事的謠言在民間有很多版本,寇準是絕對主角,而其中傳得最夸張的一版是這樣的寇判官不懼權貴,秉公執法,帶人強闖涼國公府,將殺人罪犯周隼捉拿歸案,其后,涼國公為寇判官鐵面無私、浩然正氣所懾,憂思難安之下,主動到洛陽府投案
似這樣的消息,傳到洛陽府獄中時,怡然自得的劉曄差點沒原地爆炸這究竟得是怎樣的愚民蠢貨,才能相信這種傳言,偏偏就有人信了,還不少,深信
才發現群又t被封了,新建了個潰兵收容所,有意再戰者,請看旗號集結665344157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