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如此,對于劉暉,劉旸也沒有任何表示,至少在他生前,是不會有更多政治上的待遇了。
廣政殿,皇帝劉旸駕臨,不過正在忙碌的中樞臣僚里,都沒有停下手里的工作,只是偷偷張望了一眼。皇帝早有規定,他巡視諸部是政務,不需迎接,怠慢公務。
當然,禮節性的接待還是必要的,不過這項工作乃是政事堂大佬們的專利。此時在殿中當值的,乃是呂端、趙匡義以及張齊賢。
政事堂的當值制度呢,比較“合理”,平日里一般維持三名宰臣的樣子,其余人或在各自部司料理事務,或者就代天巡狩,巡察各地。
另外,就如趙匡義與吏部天官慕容德豐之間,朝野盡知二人不和,因此呂端在排班的時候,都是盡量將二人分開,避免撞車。就如此時,慕容德豐便奉詔前往河東、河北、燕山二道以及遼東道進行吏治方面的巡撫指導工作。
“眾卿且入坐”在這些權柄通天的宰相面前,劉旸表現得是越發自如了,從容之間帶著一股強勢,率先落座,腿一翹,便道“知眾卿理政辛苦,朕特來廣政殿坐坐。”
“多謝陛下關懷”呂端帶頭,向劉旸表示道。
嘴角露出點笑容,劉旸似隨意地問道“可有什么要緊之事”
“正欲稟報陛下”呂端表情一肅,道“成都上奏,駐吐蕃大臣尹繼倫病逝于邏些”
聞言,劉旸臉上那淺淺的笑意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沉吟少許,頗為悲痛地道“雪域高原,究竟吞噬了我大漢多少忠良啊”
皇帝言落,呂端等人也都垂下頭,似是在表示默哀之情。沉默少許,呂端也有些動情道“前前后后,連帶平叛、襲擊、疾病在內,已有四千多名將士、職吏長眠高原,其中近半數,都是因為水土不服、疾疫不治而亡”
“傷亡如此之大”劉旸眉頭幾乎擰死。
呂端感慨道“吐蕃之地理氣候,不同尋常,對于大部分駐扎將吏而言,實在難于適應”
“中樞有何解決辦法”劉旸當即問道。
呂端答“臣等已就此事進行商討,認為對高原駐軍輪換,或可頻繁一些,以兩至三年為期,另外,對于駐軍兵源之選擇,當增加川邊、隴西、河西籍將士,他們相對更容易適應氣候。
同時,竭力保證駐吐蕃將士輜需供給,提高餉錢待遇,以慰軍心”
聽其言,劉旸頷首,表示認可,略作思吟,又道“傳詔,追贈尹繼倫鎮西伯,以酬其殊功,另賜家人錢十萬,錦緞各五十匹,其子孫,吏部酌情量能升遷蔭職”
“是”
“關于繼任人選,也先議一議吧”劉旸又吩咐道,語氣不免沉重“也不知是否還有人,愿意前往邏些坐鎮
這個問題,如果放在川蜀官場、軍壇,那是毋庸置疑的,高原上再苦寒,那也是方面之任,手握駐軍,那些吐蕃部族從來都是予取予求。看看尹繼倫吧,在不少吐蕃部族中,都暗地呼之為“尹王”,可見其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