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聽二人之言,劉文淵直接笑了,還忍不住咳嗽幾聲“這些虛偽客套之詞,就不必在孤面前講了,等異日太子繼位了,對他表忠誠去。”
一句話,說得二人尷尬不已,劉文淵在換了口氣后,又以一種嚴肅的口吻道“你們二人,與太子年紀相差不多,還可相互扶持二十載,安東未來二十年,就靠你們努力奮進了”
“大王”面對如此交待,二人立時色變,不管心中如何作想,面上的謙遜與忠誠總歸是要表現出來的。
劉文淵則沒搭理二人,又咳嗽幾聲,沖另外一邊的侍衛將領吩咐道“回吧”
“是”
隆冬時節的綏化,已然成為一座冰城,冰雪的裝飾,使這座經過五十年打造的雄城更添幾分瑰麗。如今的綏化城,常住人口已逾五萬,若是加上逗留安東的商旅,突破六萬人是綽綽有余。
在大漢帝國諸封國的王城中,綏化也是僅次于安西河中、安南交趾的城市。又起風飄雪了,飛雪的籠罩下,整座城池更偏暗色,不過,萬家燈火卻在這寒夜中給人帶來一份安寧與暖心。
作為安東王城,綏化官民的取暖手段可要豐富多了,除了傳統的木炭、柴火之外,來自遼東的煤炭也被商人們一車車地北運而來,供給安東權貴之家使用。
暗夜之間,回到王宮的劉文淵,又接見了秣侯劉尚遠,其身份無需多言,雖屬小宗,但卻是帝國海寧侯家族的直系子孫,同時,他也是綏化城衛統制,掌握著綏化城一半的軍隊。綏化城內外軍分為三部分,禁軍、中軍及衛軍,一萬余眾,各司其職,其中禁軍、中軍悉由國王直接統管
在沉寂了大概兩個月后,安東王又開始頻繁動作,并且是如此顯著的異動,自然牽動著安東上上下下的心,顯然,這個寒冬的綏化城并不會平靜。
從洛陽返回綏化后的劉文淵,在過去的一年中,實則并沒有消停下來,他干了許多事,頒布了不少軍政令,總結下來,主要在三個方面。
其一,自然是對安東治下蠻部的進一步清剿,女真之亂的負面影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完全消除的,大亂已止,然小亂不已,漫長的治安戰仍在持續;
其二,則是對安東國戰后恢復事宜,劉文淵大力調整著持續了幾十年的“軍國”政策,改弦易轍的力度很大。歷來改革,往往阻力很大,但劉文淵的改革,卻很順利,實在是順應人心與時局;
其三,則是政策大改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裁軍女真大亂時,安東幾乎進行了一次總動員,正軍、輔卒、民兵加起來,逾十三萬,大亂平定會后,仍舊保持著九萬之數。
而經過劉文淵一番裁撤之后,常備軍只保留了三萬之數,對安東國而言,這顯然是一次空前大變故,減輕五萬常備軍的負擔后,安東全國軍民,都能松一口氣。
同時,朝廷那邊的忌憚與防備,也能更進一步的降低了。顯然,女真之亂后,安東王劉文淵是有一番“大徹大悟”的。
裁軍是一件艱難而危險的事情,一個處置不好,就能釀成事變,所幸,縱然有無數值得指摘的地方,但在軍隊的控制上,劉文淵還是很強力的。
而這件事情,對帝國的發展,顯然有巨大好處,也只有劉文淵推動落實,才有成功的可能。同時,也由于女真之亂造成了一定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讓安東王廷有足夠的資源去收買、安撫那些裁撤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