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祐沒有受陶谷之言的影響,認真地思吟幾許,嘀咕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疑惑:“韓熙載奉命而來,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能否達成使命?”
瞥著站在陶谷身旁的王溥,見他神色平靜的模樣,不由發問:“王卿,你也陪議多日了,有何看法?”
王溥作揖拜答:“回陛下,以臣觀來,韓熙載此人,實屬一時俊杰,見識不淺,傲氣或有,然其如此有恃無恐,恐怕是他已看出陛下亦有和議之心。而況,以時下之局勢,我朝需弭兵以復安寧,降邊境御防之負重,而于偽唐而言,其雖受我北兵侵擾之疲,亦難傷其筋骨!”
稍頓,王溥組織了一下語言,又說:“在臣看來,韓熙載雖受差遣議和,然其心意志所在,恐怕更希望與大漢相抗吧......”
“何以見得?”劉承祐發問。
王溥從容應道:“臣嘗與來使隨吏相談,探得些許消息,偽唐朝堂,以韓熙載為首的南渡士人,向有進去之志,非偏安之人......”
“陛下若允和議,則其攜使漢之功而返朝堂;陛下若拒絕,兩方繼續交惡,則無妨于其揮灑志略!”
聽王溥這么一番解釋,劉承祐不由頷首:“王卿果真敏捷,對南唐朝堂亦有所研究!既如此,朕可萬萬不能如韓公之意了!”
聽其言,陶谷不禁道:“陛下,難道就這般允之了?”
抬手,在下巴上抹了一圈,臉上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一絲憂慮之色,看著二人:“二卿,可有往金陵走一趟的興致?”
“陛下欲遣臣等使唐!”陶谷道。
“來而不往非禮也!”劉承祐兩眼幾乎瞇成一條縫。
“臣愿往!”異口同聲地,陶谷與王溥齊道。
兩個人考慮雖各有不同,但對去金陵見識一番,都抱有極重的興趣。
二者的反應,也未出劉承祐意料,有點狡黠地說:“同韓熙載,討不得錢糧,與唐主李璟,那就不一定了。能為大漢謀取多少利益,那就要看二卿的本事了!”
對視了一眼,二臣再拜,請纓保證。
......
在始終無法達成共識,“求和”無果的情況下,韓熙載終于決定南歸復命。說是全權,又哪里預料到,漢廷會提出那么多無禮的額外要求。
崇政殿,韓熙載當面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