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公這便要走,何不多盤桓些時日,難道是朕招待不周?”劉承祐自是虛情假意地表示挽留。
“陛下的熱情款待,臣銘感于心!”韓熙載還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樣子,言外之意濃重:“然陛下既已挑選出南下使者,臣愿做那引路之人!”
眼神一飛,劉承祐突然鄭重無比,禮賢下士地道:“韓公大才,朕實渴慕,何不留于東京任職,輔佐朕共謀功業,朕必重用。”
似乎看出了劉承祐的虛情假意一般,委婉地表示拒絕:“大漢人才眾多,卻是不多韓某一人!”
劉承祐猶不罷休:“韓公本為北人,難道就沒有落葉歸根之意,欲于鄉土之外終老?”
“臣一日為唐臣,終生為唐臣!”韓熙載顯得很堅定,沒有絲毫動容。
見狀,劉承祐滿臉的遺憾之情,有些無奈道:“不能與公共事,實為憾事!”
“罷了,韓公南歸,可代朕向唐主問好。”劉承祐臉變得很快:“禮尚往來,朕亦準備了一些禮物......”
確實準備了一些禮物,只是他自個兒有點說不出口,牛三十頭,羊百頭,就價值上,當然無法與李璟饋贈相比,但是,可以用禮輕情義重來解釋......
“謝陛下!”
“外臣告退!”
待韓熙載退下后,劉承祐微微一樂,他開口留韓熙載,當然是故意為之的了。南方有這么個激進派,于大漢而言,不是好事。
又召來,陶谷與王溥,劉承祐耳提面命一番,給二人的南下之行做交待。一個原則,能談得多少是多少,左右大漢不虧,但前提是,別給真談崩了。
另外,讓二人仔細探查南唐情況,朝政、軍事、民風......隨行職吏,劉承祐還給他們配些武德司與軍情司的暗探。
順便,劉承祐交待二人,到金陵后,多為韓熙載做做宣傳,比如韓公如何不畏強權,如何在大漢君臣威逼下不墮國威,如何對大漢表示好感,漢天子又如何看重他欲留之為官......
總之,對這面南唐朝廷中南渡北人的旗幟,劉承祐并不吝惜施以打擊。有沒有效果,劉承祐并不在意。如有效果,會不會引起南唐朝堂政局變化,不在他的考慮之中,那是唐主李璟需要權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