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本來就是要反的。
封地之中早有十多萬人了。
恐怕過幾個月,就會有二三十萬人。
這很正常。
齊王的勢力,太大了。
外封的諸王,十之一二,都是與齊王有關系的。
也就是司馬師那一系的。
司馬遹與齊王司馬冏之間的戰爭,其實只是司馬昭與司馬師爭斗的延續而已。
司馬師是皇帝,司馬昭也是皇帝。
不管是齊王,還是司馬遹,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正統。
這也是權力的分裂。
這個鍋,也只能怪司馬師自己太過于短命了。
“恐怕如今齊王封地便是有不少士卒了,況且,外封諸王,也有不少與齊王關系緊密的。”
“庶子的意思是,息事寧人”
王生輕輕搖頭。
“不。殿下應該大肆封賞。”
“封誰”
“封齊王,還有封太子宮的人,大臣,世家,每個都封,重賞。”
“有功之人,才配得上封賞,一如庶子。”
司馬遹的眉頭很顯然是皺起來了。
“封賞,才能收心,殿下對齊王封賞,給他一個高于諸王的名頭,一是能夠降低齊王對殿下的警惕性,二是能夠挑起其他封王對齊王的不滿。”
兩個原本是相同地位的封王,平素想見,拱手即可,但是之后,卻需要行大禮,這如何使得
那些外封王如何受不了
即使不埋怨齊王,也不想與齊王見太多的面。
“有些道理。”
司馬遹輕輕點頭。
“大封臣子,有功者重賞,無功者輕賞,陛下大賞之后,聲望在朝野之中,便是一時無兩的,待殿下登基之后,能做的事情,便太多了。屆時,殿下想要處理皇后一黨的余孽,或者說是那些其他刺頭兒,也容易不少。”
后世,司馬冏,司馬越,司馬穎這些人掌握了大權之后,不僅沒有什么封賞,反而是處置了很多對他們有威脅的人,導致人心渙散。
他們的失敗,很大程度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這是前車之鑒。
在王生心中,司馬遹的這艘大船,還是不要沉沒得好。
最起碼不要沉得太快。
“有理。”
司馬遹再點頭。
“看來庶子也是要孤忍耐啊”
“當然,不過,也并非是全忍。”
王生在后面冷不跌的說了一句。
“此話怎講”
司馬遹的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對于參與皇后一黨的人來說,那些地位低下,不足為慮的宗親,臣子,殿下便可以用血腥手段鎮壓之,至于那些舉足輕重的王侯大臣,殿下便留置不動。如此一來,殿下大加封賞,又殺雞儆猴,既能使宗親大臣感激涕零,又能在臣子宗親心中樹立殿下威嚴,使之不敢逾矩,可謂是一石二鳥計策。”
司馬遹重重點頭。
“好主意。”
到這里,王生的話可還沒有說完。
“另外,便是削藩之策了。”
“削藩策”
司馬遹愣了一下。
“方才庶子不是說孤短時間不能對諸王下手,如今怎地又有削藩之策了”
“削藩之策,并不用直接對諸王下手。”
“那是”
王生眼睛一閃,說道“殿下召集諸王進京,不僅不能對諸王動手,反而是要大加封賞,與諸王最高的禮儀,但是,既然諸王到京,殿下可以給齊王他們挪挪地方。”
換言之,就是改封地。
“恐怕,齊王他們是不愿意的。”
“殿下可以給的封地大一些,大過于原來的封地,那些王侯貪便宜,或許心中不僅不會有怨恨,反而是感激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