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元侯乃是洛陽有數的才子,與太后的祝壽詩中,如何能沒有廣元侯的身影”
王生在一邊低調的喝著酒,不想卻是被楊珍點名了。
“廣元侯若是有詩賦,那自然是極好的。”
謝臺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王生現在是陛下身邊的紅人,若是他這樣的人物做出來祝壽詩,那太后的聲勢便更甚了。
太后的聲勢更甚。
從另一方面來說,便是王生所處的位置會變得極為尷尬。
在場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看出了太后想要干政的野心。
但是,只要是有一些能力的皇帝,都不會讓這個干政的事情發生。
畢竟兩漢的教訓就在眼前。
況且
權力,沒人會嫌多,只會嫌少。
王生若是給太后寫了祝壽詩,尤其是在這渭水莊園之中。
這消息若是傳到皇帝耳中。
他會如何想
是故
王生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詩賦一流,本侯是不擅長的,這一點,倒是司徒很是擅長。”
王生直接把這個鍋丟給了王戎。
王戎因為王生的這句話而被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要說王戎有治國之才,那是沒有的,要說他有文學之才
那也是沒有的。
字他會寫,詩他會讀,人他也會看。
但是寫出來的文賦卻是極少,也極少有經典。
以王戎的才學,之所以能入竹林七賢,更多的是因為關系。
而且說白了。
竹林七賢,也就是七個人的聚會而已。
聚會的人都是互相看得慣的,并非是一定要看才學。
只是不巧的是,這七個人中,大多數都是文學造詣極好的,不論是嵇康還是阮籍,亦或是酒鬼劉伶這些人,都是在文學上是領風者,泰斗一般的人物。
要王戎即興來一首,他還真做不來。
即便是做出來的,若不是好詩賦,豈不是淪為別人的笑柄
王戎連忙擺手。
“詩賦之道,我可不擅長。”
王生當然不是想要坑王戎,他只是需要王戎的這句話罷了。
“博才如司徒,依舊不能當場賦詩,在下在今日宴會之前也沒有做準備,自然也是賦詩不出來的,若是讓我回去準備準備,或許有好詩賦現世。”
王生說的這句話,可謂是圓滑到了極點。
首先他逼出王戎的話,王戎現在是三公司徒,年紀又大,名聲更是不小,最關鍵的是,他背后站著的是瑯琊王氏,王戎這般人物,說出他無法當場賦詩。
王生
洛陽新貴,同樣做不出詩賦來,豈不更加正常
便是在這個時候,楊珍想要找茬,也無從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