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邊遠地區少數民族不課田者,交納“義米”,每戶三斛;更遠者交五斗;極遠者交“算錢”,每人二十八文。
占田、課田制的施行,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此制頒布后,出現了太康年間社會經濟繁榮的局面。
太康元年西晉有戶二百四十五萬余,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余;到太康三年有戶三百七十七萬,增加一百三十多萬戶。
表明在占田制實行后,許多流民注籍占田,使國家戶籍劇增。
而戶籍劇增,便代表著國家的稅收也增加了。
史稱當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安居樂業,從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牛馬被野,余糧棲畝”,農村經濟自漢末破壞之后,一度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占田制的精神,一方面是限制官僚士族過度占田,另一方面則企圖使小農占有一定耕地,以保證國家賦稅收入。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其效果有限,對于官僚地主來說,可以通過品官占田蔭客制,大量占有土地和依附人口,不足限額的還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依限占足,超過限額的,在占田令中又沒有規定任何懲處措施,官僚地主得以繼續兼并土地,有利于士族地主經濟的發展。
因此,“園田水碓,周遍天下”的大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石崇王愷,以及各地大世家大門閥依舊財力無限,權勢滔天。
不過占田制對于官僚士族兼并土地、人口畢竟有一定限制作用,西晉土地兼并不如兩漢和東晉南朝劇烈。
當然,這作用可以幾乎忽略不計。
農民雖然名義上有權占有一小塊土地,但事實上仍有許多“無業”或“業少之人”。
農民所受剝削也較前加重,西晉課田按丁征收田租,租額比曹魏時期增加一倍。
而且不論土地占足與否,都按法定課田數征收。
王生這些日子也很好的研究了占田制,發現其中有許多應該修改的地方。
同時,王生心中也知道。
從東漢末年到三國,豪族化為世家,如今已經有向門閥進化的趨勢了。
歷史上,西晉占田、課田令頒布后十年,就爆發了統治階級內爭的八王之亂,不久劉淵、石勒相繼起兵,北部中國又陷入干戈擾攘的時代,包括占田、課田制在內的西晉典章制度均遭受嚴重破壞。
從歷史的旁觀者可以看到,所謂八王之亂,雖然是打亂了天下,但卻是肥了世家。
世家完成最后的積累,一躍成為門閥。
若是從現在限制世家,或許有所成效。
“天下如此,朕要如何”
這位皇帝比晉惠帝來說,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最起碼,他沒有說出何不食肉糜這種話來。
“占田制雖出,然而違制者卻無懲罰,無懲罰,便沒人會遵守,陛下或許應該制定懲戒措施。”
懲戒
司馬遹眼睛微微一亮,但很快就暗下去了。
做皇帝做了幾個月,司馬遹與之前已經是完全不一樣了。
若他為太子時,或許覺得王生這個建議好,但現在,他卻不這般認為。
“若真要懲戒,涉及到的人太多了,不說各地豪紳世家,便是宗王,便是外戚,便是滿朝官吏,都有這些問題,若要懲戒,朕豈不是要與全天下人作對”
說著,皇帝深深的看了王生一眼。
“況且朕賜你如此多田宅,若要罰,恐怕第一個要罰的就是你廣元侯了。”
王生輕輕一笑。
“臣下便是做那個給猴看的雞,給陛下殺的。”
“此事不妥。”
司馬遹輕輕搖頭。
他現在想的是掌權,可不想得罪這么多人,況且,他已經得罪許多人了。
王生張了張嘴,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