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璠漢紀言“淑博學有高行,與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于小吏,友黃叔度于幼童”,后漢書稱“當世名賢李固、李膺皆師宗之”。
當時清流的領袖之一李膺為人“性簡亢”,并不喜歡交接名士,“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
由此可見荀淑在清流名士中的聲望與影響。
其八子在當時有“八龍”之號,雖然余嘉錫以此為虛譽,但荀氏自荀淑到荀爽、荀靖以至荀彧、荀攸,三代都是當時海內顯達的名士,這是無可置疑的。
皇甫謐列荀靖于高士傳,并言荀靖卒后“學士惜之,誄靖者二十六人”,可見荀靖在當時的士林很有清譽。
荀淑從兄子荀昱“與李膺、王暢、杜密等號為八俊”,是黨人運動的重要領袖之一,荀攸之父荀曇也是當時的清流名士。
在漢末清流運動中黨人以“三君”“八俊”“八顧”為首,荀昱、荀曇二人是這一運動的參與者,在清流中當有不小聲望。
后朝廷抓捕黨人,荀昱與李膺等皆死于獄中。
荀氏既是漢末的高門又是名士輩出的家族,在漢末動亂中,荀彧、荀攸加入曹操陣營,成為曹操最重要的謀士。
曹魏政權中潁川士人地位十分重要,也多顯達于魏晉兩朝,這些士人大多由荀彧、荀攸舉薦,荀氏實際在潁川士族群體中處于核心地位。
荀彧、荀攸是曹魏的佐命元勛,在漢末政局動蕩的背景下,荀氏與曹操的合作不僅保全了宗族,在政治地位上獲得了提升,成為曹魏最為顯赫的士族之一。
同時,荀氏也將陳氏、鐘氏等潁川士族拉入曹操陣營,鞏固了潁川士族的政治地位。
潁川士族興盛,是由曹魏開始的。
荀氏在漢末加入曹操的政治集團,成為曹魏政權的重要力量。
在面對曹馬之爭時,原本屬于曹氏集團的荀氏在選擇上也開始出現了分化,其中荀顗的政治態度比較明顯。
荀顗在曹馬之爭中堅定地支持司馬氏,參與了司馬氏對曹氏的斗爭,是晉朝建立的功臣元勛。
司馬氏與荀氏頗有淵源,司馬懿為荀彧所舉辟曹操掾屬,其女嫁與荀彧之孫荀霬,兩家為姻親,有通家之好,荀顗在司馬氏代魏的過程中堅定地支持司馬氏,與此不無關系。
在曹髦即位時又為司馬氏謀劃清理地方擁曹勢力,明面是“宣德四方”,實際目的是“察外志”,果然毌丘儉、文欽反叛,荀顗參與了平叛并受封萬歲亭侯。
由于荀顗堅定地支持司馬氏,并為司馬氏代魏立下了功勞,其政治地位日益顯赫,晉武帝即位后進封爵位,詔稱荀顗“翼亮先皇,遂輔朕躬,實有佐命弼導之勛”。
晉武帝咸寧元年八月,“詔論次功臣,將配饗宗廟。”
凡功臣十二人,“以故太傅鄭沖、太尉荀顗、司徒石苞、司空裴秀、驃騎將軍王沈、安平獻王孚等及太保何曾、司空賈充、太尉陳騫、中書監荀勖、平南將軍羊祜、齊王攸等。
功臣十二人,潁川荀氏便占了兩位。
是故到了西晉,潁川士族的權勢同樣不小,甚至是比在曹魏是更加顯赫。
如此顯赫的潁川荀氏,如此顯赫的潁川士族,王生如何敢碰
“此行雖然艱難,但主公既然選擇的是舉大事,便必須要得到世家的支持,況且主公若是在潁川做出了成效,天下也會立刻得知。”
這立刻得知的原因,自然就是潁川士子的交口相傳了。
在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嘴,讀書人的筆,就是信息傳播渠道。
連史書,都是這一批人寫的。
與潁川士族打交道,王生是不愿意的。
潁川士族勢大,王生出身寒門,他們必看不起,現在撞上去,豈不是徒增羞辱
王生還在猶豫。
“主公勿憂,潁川之事,交于在下即可,在下或許有辦法可以讓潁川士族支持主公。”
“哦”
張賓這個回答,是大大的出乎王生的意料。
“何解”
就在王生要繼續問下去的時候,書房的門卻是砰砰的被敲打起來了。
“主君,門外有自稱王可嵐的女子求見,她說他是王導的小妹,屬下不敢怠慢。”
王可嵐
王生原本是在氣頭上的,現在聽到外面要見自己的居然是王可嵐,心中的怒氣也轉而為疑惑了。
這深更半夜的,王可嵐作何來
一眨眼,一年便過去了。
告別2019,展望2020。
愿諸君事事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