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
王生的這個回答倒是讓劉聰愣了好一會兒。
“漢人還怕活不下去?”
劉聰雖然在漢人的土地上生活,學習的也是漢人的知識,但對于底層人民的生活還是了解不深的。
這其實也是這個時代高門子弟的常態。
他們一個個不食人間煙火,一個個高談闊論,生生的將中國哲學推到了另一個高峰。
但是在這個奢靡的時代,他們根本不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
上層的享受,最終還是來自底層百姓的辛勤勞作。
沒有生產者,如何會有消費者?
無災無病,這時代的百姓便十分困苦了,若有大災大病,難免不會賣兒賣女。
這便是這時代的常態。
浮華其外,敗絮其中。
“漢人自然能活下去,只是看怎么活下去罷了,玄明兄日后若能登高位,也請多多體恤百姓的辛勞之苦。”
看怎么活下去?
劉聰倒是有些好奇。
“此話怎講?”
“賦稅沉重,日常花銷,若無災無病,百姓自然可以勉力支撐...”
對于底層百姓的難處,王生倒也是細致給劉聰講了一個遍。
他王生多費點口水不要緊,若是劉聰日后成為成漢政權的君主,能夠善待漢人百姓,王生便覺得今日他講的這番話不算是白講了。
“原來如此啊!”
劉聰心里有些感慨。
他雖然知道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當這本經書攤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才發現這本經有多難念。
“百姓如此困苦,怎么不見朝廷出手?”
朝廷出手?
這怎么可能嘛!
統治者本身就是要讓百姓維持在一個‘半死不活’的情況下,若是百姓富裕了,那豈不是要有更大的追求?
不過...
這一點,王生卻不打算與劉聰說了。
“這便是朝廷諸公的考量了。”
劉聰心里震撼,覺得今日來見王生,算是不虧的了。
“便是我匈奴五部,亦是有些庸俗習慣,拋之不去,這種事情,要改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王生輕輕點頭。
他看著劉聰精壯的身子,心中卻是有另外的想法。
“我看玄明兄精壯如虎熊一般,想來是擅長搏殺之道的。”
劉聰輕輕一笑,心中沒有任何自得之色。
“只是能打一些而已,與郎君舌戰群儒相比,恐怕還是相差甚多的。”
在這個時代,還是文重武輕啊!
這也是統一王朝的弊端之處,劉聰雖然是匈奴人,但是還是被漢文化影響了不少。
當然,這也是為什么三國時期,僅在遼東之地的公孫世家便可以追著匈奴人鮮卑人打,而到了八王之亂后,漢人成為胡人眼中的兩腳羊。
“我卻不這樣認為。”
“哦?”
劉聰眼睛閃了閃。
他對自己的武藝其實是很自豪的。
但是,從鄴城到洛陽,當他想要顯擺自己的武力的時候,面對的卻是別人的嘲諷。
就連晉武帝都不說自家是軍旅之家,閉口不提司馬懿征遼東,抵御諸葛亮的事情,其他人更是厭煩戰場,輕視武人。
如今臺省之中,根本沒有一個是武人當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