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再高,比不上生得一雙好嘴。
這便是這個時代的現實。
高超的武藝,只能去當一個將軍,然而在這個時代,即便你想當將軍,也少有讓你升遷的戰爭。
而有一雙好嘴,便可以與名士大儒清談論玄,幾下三番,便可以聲名遠播。
一旦有了聲名,便有了為官的資格。
比你辛苦流汗來的不更簡單,更直接?
劉聰之所以來結交王生,其實也是欽佩王生的口才機智的。
不過,這小郎君似乎另有他論,并不看輕習武之人。
王生眼睛閃了閃,問道:
“玄明兄對天下局勢如何看待?”
天下局勢?
劉聰輕輕搖頭。
“我若是能看得懂天下大勢,便不會出來游歷了。”
這便是穿越者的好處了,先知先覺。
“武人如今地位不高,是因為少有戰事,然而,總會有用到武人的時候。”
劉聰眉頭一挑,問道:“小郎君以為我大晉日后將會有戰事?”
王生指了指北邊的方向,說道:“齊萬年那邊的不是戰事?”
劉聰輕輕搖頭。
齊萬年雖然稱帝,然而所有人都知道,那不過是小患而已。
真正的大患,是西晉的根子已經爛了。
這一點有不少人知道,也有不少人不知道。
“那只是小患罷了,大晉諸侯王守土,強兵無數,齊萬年敢擅自稱帝,無異于是自尋死路!”
這家伙倒是有些自覺。
或者說,劉淵這一家都是聰明人,若不是聰明人,自然也不會幫著西晉去打其他胡人,自然也不會打著蜀漢的旗號建立成漢政權。
“不談這些了。”
王生輕輕揮手,說道:“我一介白身,想這些問題做什么?相比較國家大事,我對我更對戰場殺人技比較感興趣。”
戰場殺人技?
王生這個回答倒是讓劉聰愣了許久。
他其實是更像知道國家大事,更想讓王生說出他心中的天下大勢的。
但很明顯,他與王生的關系還不夠好。
劉聰也不心急。
因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玄明兄殺過人嗎?”
這個問題...
劉聰沉默了一下,最后還是點了點頭。
“我之前在河內的時候,可不太平,鮮卑人也時常來犯,我手上自然是沾染過鮮卑人的鮮血的。”
這個時候,匈奴人早已經沒落了,現在最強的是鮮卑人。
不過幸運的是西晉時期鮮卑已經分為六部,從東部的遼東到西部的河西走廊,分別是宇文鮮卑、慕容鮮卑、段氏鮮卑、拓跋鮮卑、慕容吐谷渾、乞伏鮮卑。
按照歷史,晉朝崩塌起兵的胡人并沒有鮮卑人。
鮮卑大規模進入中原至少是八王之亂之后五十年的事情,那時候中原早已經被占領,在此之前不論是宇文鮮卑、段氏鮮卑還是慕容鮮卑,開始都是作為晉朝的同盟軍同占據中原的匈奴人開戰。
接受冊封、出兵平亂。
三國曹魏公孫世家給這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們的血液中烙下了恐懼的印記。
以至于在八王之亂后,西晉其實已經元氣大傷了,然而這些鮮卑人還甘愿給西晉做狗,便是先入為主的印象使然的。
也就是說東晉剛開始能站穩腳跟,沒直接被劉淵石勒一波帶走,除了自己爭氣之外,身后的鮮卑奉晉朝為正統,配合晉朝往劉淵石勒背后捅刀子功不可沒。
到了后來,成漢建立之后,鮮卑人看到了晉朝虛弱的本質,于是也開始給晉朝捅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