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修起了一棟給你炸的樓房,你沒有第二次機會。為了盡善盡美,只能布置盡量多的攝像頭,從而保證有充足的素材,不會有什么缺憾。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想見你》的拍攝成本只有一千萬了,拍攝方式確實是一個原因。
但省錢不是原因,而是附帶的結果。
許遠選用多機位的根本原因,在于表演質量。
很多了解的人或許會有疑問,多機位拍攝的弊端之一,其實就是演員過多、照顧的方面過多,從而會影響演員的表演,達不到單機位拍攝那樣的盡善盡美。
這是業界常識。
可為什么許遠選用多機位拍攝,反而也是為了提高表演質量呢?
這就要說道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對戲!
影壇歷史上,大部分經典的鏡頭,都有兩個特點。
其一,大概率存在演員因為情緒到位了,從而順勢做出的一些改變。這屬于演員的靈光乍現,是對劇本的二次創造的最高體現。
第二個特點,則是大部分都出現在巔峰演員的對決之中。只有強強對決,才能讓人突破自我,超常發揮,成就經典。
比如朝偉和華仔的《無間道》,沒有朝偉帶去的巨大壓力,華仔很難表現出天臺戲中那超越他平均演戲的高水準一幕。
只有真刀真槍,才能帶來那種突破。
如果那場戲拍好了朝偉的,再單拍華仔,哪怕是有朝偉不入鏡幫華仔對戲,華仔也很難有巨大突破。
人生是一場沒有彩排的戲,很多東西要熟能生巧,但更多經典的東西,則是在背水一戰中表現出來的。
所以《想見你》采用了多機位拍攝的方法,許遠有信心,把所有對戲演員的潛力都盡數激發起來。
這部戲,絕對不只是一部偶像劇,想要用它敲開大米粒尖電視圈的大門,就必須在演技上無可挑剔。
喜歡看米劇的人一定知道,米劇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緊張的節奏和真實性。甚至緊張的節奏也都源自于其真實性。
而真實性,不僅需要演技,也需要給演員巨大的壓力,讓他們“真情流露”,一拳就是一拳,一巴掌就是一巴掌,挨了拳之后的痛苦,挨了巴掌之后的反擊意圖。
這一點,是單機位拍攝很難體現的。
最后,許遠還要一個選擇多機位拍攝的核心理由。
那就是《想見你》最大的特色。
一段劇情,多角度不同觀看就能得到不同的線索。
作為有懸疑戲份在其中的一部劇,這種拍攝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懸疑的優勢,調動觀看者的好奇心和參與感。
一方面隱藏線索,不讓觀眾猜出真正的答案。另一方面,答案放送出來之后,觀眾也不會覺得狗血。
比如兩個人說話,被第三個人偷聽到了。
不是給第三個人補單獨的鏡頭,而是運用多機位拍攝。兩個說話的演員交談時,第三個演員確實在他們旁邊,只是被某個東西遮住了。
在第三個人的鏡頭出來之前,觀眾不會有任何察覺。
當第三個人的鏡頭出來的時候,觀眾又會覺得毛骨悚然,因為第三個人其實一直都在,只是因為鏡頭原因大家沒看到而已。
這種緊張感、刺激感,和分別拍攝帶來的體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