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許遠的存在,國內的金雞百花獎其實相當于少了很多重要獎項了。
按照他每年兩部國內電影的趨勢,他的電影部部經典,怎么都要拿走六大重量級獎項中的幾個。你說這是不是相當于少了很多大獎。
現在又正是行業爆發的時間段,錢大家不缺,但缺榮譽,你不能老這么占著不是。
什么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之類的,你給人留條活路啊。
是,兩金三金五金之間確實是有差距的,這決定了歷史地位。
但二十金、三十金、四十金,這有什么區別?
反正不可能有人追得上,與其強到擾亂行情,不如趁早抽身,給那些“五六十歲的年輕導演”一個出頭的機會好不好。
所以這一次金雞獎放寬報名時間,幾乎是沒有任何人有意見的。
哪怕很多影視公司高層知道,這一次金雞是要給許遠“慶功”,卻也不敢多說什么。
因為他們也需要獎項。
現在光頂流已經不太有用了。
大眾越來越聰明了。
靠買熱搜、刷熱度制造出來的頂流越來越不經打了,沒有點重量級的東西三個月就糊。想起哪些買熱搜的錢,心疼啊,你起碼要賺回來才行。
而要是有個什么官方的認可,都不需要獲得獎項,哪怕只是提名,都足夠讓一個頂流多撐一年兩年,大大延長了頂流的商業壽命。
這一點,即便是在地球,也是非常明星的。
以前兩年為初期,20年開始徹底進入各大影視公司大規模送頂流去爭獎項的階段。
再過幾年,恐怕還會有更加恐怖的規格,甚至不乏先公關提名再炒頂流的套路。
話說回來。
當今年的金雞獎提名名單公布之后,確實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
因為名單過于震撼了。
技術類的提名就不說了,瘋行的劇組居然占據了三分之一還要多的提名。
而還有三分之一的名字,曾經屬于瘋行。
這說明什么?
說明瘋行是可以批量生產這些技術性崗位的。
這也說得過去。
一部電影非常出色的話,怎么都能拿到一些技術獎項。這個行業中,除了最頂尖的那一兩個攝影、燈光、特技、剪輯大師之外,其余絕大部分人的水平都屬于還不錯的程度,沒有明顯的分層。
這個時候,作品就是他們的競爭力了。
好的作品,是一切的源泉。
技術性獎項只是業內關注,而表演獎項上,才是真正的全民矚目。
最佳電影新人提名:成菓,西虹市首富。
最佳女配提名:成菓。
最佳男配提名:潘越明,唐人街探案。章魚,無名之輩。
最佳女主角提名:李緣,無名之輩。佟麗婭,唐人街探案。
最佳男主角提名:陳建兵,無名之輩。升騰,西虹市首富。劉浩然,唐人街探案。
最佳導演提名:陳柯文、孟筱萱。
最佳電影提名:無名之輩、西虹市首富。
一串串大家熟悉的名字,幾乎所有重量級獎項中,都有瘋行的人。
而且,還不止一個,也不止一部電影。
區區半年,瘋行用一堆破銅爛鐵,活生生搭建了三個“最佳影片”級別的劇組,捧出了一大堆電影大咖。
提名一出,很多人大呼,今年的金雞獎是瘋行冠名的,叫做瘋行獎都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