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我們的李老師雖然學習不怎么樣,可是這口才也是一流的,當一個小學老師也算是綽綽有余了。’
‘可就是不知道,我們的李老師是不是徒有其表呢!雖然長得象老師,可能肚子里面沒有什么干貨呢!’
‘我看不見得,上一節課,我們的李老師講的話還是干貨滿滿嗎!說不定,這一節課,我們的李老師,還會給我們倒出來很多的干貨。’
同學們看著站在講臺上的李易,就是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陳文彬讓大家議論了一會,就又看著李易說,‘好了,你可以開始了,我當你的學生,我聽聽你這個李老師怎么講課吧!’
陳文彬說著話,還真的就坐到了李易的座位上,他真的要當李易的學生呢!
‘那好,我現在就先來聊聊,什么樣的作文才是一篇好作文吧!
李易說到這里,就看了看大學,扶了一下眼鏡又接著說道,‘要判斷一篇作文是不是一篇好作文。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考慮。首先就要看這一篇作文能不能切到題了。這可以說是判斷一篇作文是不是好作文的關鍵所在。
我們高中生寫的作文,幾乎全部是材料作文。其實,就算是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接觸材料作文了。就算是我們參加中考時,我們考的作文也是材料作文。
可以說是材料作文是我們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種考試題型。高考的時候,百分百也會出材料作文。
其實,這材料作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好寫的。當然越是容易的東西,也就越是難。
材料作文也是一樣。說它容易是因為它已經給了你材料了。你完全可以照抄材料上面的內容就可以了。說它難,就是因為這樣的作文都是要你熟讀材料,然后根據材料的意思去寫一篇作文,要求一般都是題目自擬,字數不低于八百字。
這樣的作文其實是比較好寫的。可是要寫好了,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白出題人出這樣一段材料的用意是什么。
材料作文雖然是把材料擺在那里了,可是這材料的意思并沒有擺在那里,是須要你熟讀了這一篇材料后,然后去總結它的意思。
這樣的話,這材料作文差不多就又回到了理解上面來了。我們知道,語文的題目之所以有些難,就在于這些理解的題目,讓人是有些無從下手。
我們在做理解題的時候,首先就是要讀懂這一段文字的意思,然后才能去做題。
而材料作文差不多也可以看作是一道理解題。只不過,他不是讓你了回答問題,是要你了之后,寫一篇讀后感。
從這一點上來說,材料作文就是一種讀后感式的作文。是你熟讀了一段文字后,產生的一些感悟。
我們對于一段文字的感悟可能也是因人而已的,不同的人,對于同一段文字,可能有著不同的感悟。
可是對于出題的老師來說,他找來這樣一段文字,他想要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的時候,他是有自己的一個想法的,他是給這一段文字一個他們所規定的內含意義的。這個內含意義,就看你考生們能不能理解到出題老師的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