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塊半米見方的花崗巖,先用石錘石斧敲擊大致整形,然后在河邊用石頭和細砂水磨出光滑的一面。
另外制作一塊大小相同的木板,在上面用木炭寫出要雕刻的碑文。
雕刻者照著木板的筆畫,在花崗巖上把字刻出來。
由于花崗巖比青銅硬度更高,金屬刻刀派不上用場,只能是用其他石頭如雨花石、石英石等,敲碎獲得具有尖角的石塊,綁在木棍上然后一點一點地鉆磨。
幾個奴隸花了兩個多月,才總算把這塊石碑制作出來。
碑文曰:
天帝南下,牛鬼奔逃。
熾金風云子,本為夏人,受俘為奴。
奪矛殺敵,率眾起義。
奪熾金,迎天帝。
……
短短的三十五個字,分成四行刻在石碑上。
洪荒第一塊石碑,記載的便是“熾金起義”的事跡,風云子的名字必將在這個世界千古流傳!
石碑雖然也算一項文明成就,但在眼下的熾金只是一件小事。
秦鈞也只是偶爾關注一下進度,精力主要放在了戰后恢復生產上面。
熾金城的規模比洛京更大,而且因為風云子他們的起義,牛鬼族沒有機會將這里的房屋燒毀,夏族大軍簡單修繕之后就可駐扎。
在清點熾金城的物資時,秦鈞發現了一件特別的戰利品。
那是一支造型簡陋的發釵,但使用的材料卻讓秦鈞眼前一亮,是一種黃橙橙有別于青銅的金屬。
他拿著發釵在石頭上劃了一下,發釵上頓時留下了淺淺的痕跡。
真的是黃金?
秦鈞立刻審問俘虜的牛鬼族人,得知這種金屬是大江下游一個牛鬼族部落,從一條小河的砂礫中發現收集的。然后那些牛鬼族人還表示,這種“金”太軟很不好用,只能做裝飾而不能制作工具。
顯然在牛鬼族的眼里,黃金的地位并不那么高。
這不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黃金的特點就是儲量稀少但冶煉容易,隨著人類的金屬冶煉技術越來越高,獲取其他金屬的能力越來越強,而黃金卻因為儲量枯竭而越來越難以獲取,它的地位才會不斷提高成為金屬之王。
現在這個時代,黃金真不一定比青銅更貴重。
秦鈞把黃金發釵收了起來,又詢問了那個淘金部落的位置,然后就把這件事暫且放在了一邊。
基本掌握熾金城周邊的情況之后,秦鈞下令從洛京調集了大批族人和奴隸過來。
其中那些牛鬼族奴隸,大都被送去金山挖銅礦。
然后,就是修建竹筏戰艦,在大江流域進行探索、征戰。
在這個過程中秦鈞發現,由于這個時代氣候非常溫暖濕潤,大江流域的開發要遠遠難于大河流域。
大江兩岸到處是莽荒叢林,鱷魚、犀牛、大象、虎豹、蛇蟲大肆繁衍。
那些大型的野獸很好對付,但是蚊蟲毒物就防不勝防,人類生存在這種環境下很容易生病死亡。
熾金城位于大江流域北端,環境相對來說已經算不錯的了。
了解到這片地區的情況,秦鈞就完全拋棄了移民開發大江的念頭,大河流域那么廣闊的空間,足夠夏族人繁衍一兩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