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秦鈞開始學習“三十二證法”。
這個世界的形學——也就是幾何學所用的術語、規范,與秦鈞學過的那一套迥然不同,剛開始他就像用外語做題一樣很不適應,在中年人的面前不斷出錯,其中不少是但凡學過一點都不會犯的低級錯誤。
中年人被他氣得幾次扔下粉筆,仰頭望天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朽木也!朽木也!”
不過兩天之后,秦鈞就漸漸掌握了這套規范。
而數學內在的規律是不會變的,突破入門那一點小小的障礙之后,秦鈞的學習進度頓時大大加快。
中年人看向他的目光,也從失望、憤怒、沮喪轉為驚喜、狂喜。
當秦鈞用了短短五天的時間,就將“三十二證法”全部學習掌握,中年人忍不住發出滿足的嘆息:“河圖,真良材也!”
說完他就站了起來,目光閃閃發亮道:“你且休憩一夜,明日隨我前往道院!”
“諾。”秦鈞點頭應道。
晚上吃了一點小米粥,師徒二人就在屋內的干草堆里睡覺。
中年人很快就陷入睡眠,并傳出了陣陣輕微的鼾聲。
而秦鈞卻是躺在那里,看著窗外的星光想道:“學習‘三十二證法’應該就是這輪游戲的入門任務,接下來我就該登上這個時代的舞臺了。不知道那個‘洛京道院’,會是什么樣的地方?”
這幾天除了學習三十二證法,秦鈞還通過各種旁敲側擊的手法,了解到當今這個時代的大體情況。
這個世界的歷史發展,仍是以地球古代為模板推演。
武王東去二百多年,周幽王在西都玩了一把“烽火戲諸侯”,結果西都被犬戎攻破自己被擒身死,之后周平王在東都被擁立為天子。
后來西都雖然被夏族奪回,但卻落在了秦國的手里,改名咸陽。
周天子的地盤,只剩下洛京附近這片“王畿(jī)”,對天下諸侯已經失去控制力。
而且從楚武王僭越稱“王”之后,當今天下諸侯紛紛仿效自稱“秦王”、“齊王”、“吳王”、“越王”等等,并且擅自祭祀天帝、金鋤犁地、六鼎烹食,絲毫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如今諸國征戰不休,正值春秋之末、戰國之始。
不過這個春秋戰國,畫風卻與地球完全不同。
首先是武王東去之后,自天帝以來的“公田制度”就快速崩壞。
鐵制農具、耕牛、曲轅犁的使用,使天下大量的荒地被開發成為農田。
當時,民多事私田而公田荒廢,面對危機魯國率先采納了稅畝制,也就是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并對其收成征收十分之一的稅。
短短不到幾十年,稅畝制就通行于天下。
就連周朝的王畿之內,也在武王東去百年之后采用了稅畝制。
正因為周朝的“天子包袱”太大,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改革中反應遲鈍,導致實力遠遠落后于諸侯,哪怕占有洛京這樣的寶地仍不可避免地衰落。
私田和稅畝制的通行,標志著這個世界早在四百年前,就已經進入了封建社會!
如今,它雖然還有一個春秋戰國的“外殼”,但社會生產力卻達到了地球秦漢時期的水準。
舊的制度早已崩壞,而新的制度卻尚未完善。
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人們的思想空前混亂,逼迫著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思考,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結束亂世,這就是“百家爭鳴”的社會根源。
而這個百家爭鳴的形式,也異于地球的春秋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