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鈞和孔極的交流,引起了周圍眾人的興趣。
接下來更多人拿著樹葉,遮擋太陽下面的景物進行對比,果然發現太陽會不斷地“變大變小”。
繼昨天的四色猜想之后,秦鈞似乎又創造了一股“潮流”。
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洛書小姑娘同樣拿著樹葉,比了兩次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此河圖子,何其智也!”洛書低聲說道。
秦鈞曾為洛書的天賦而驚嘆不已,而小姑娘不知道他是穿越者,反倒以為他比自己還要聰明得多。
然后,洛書繼續躲在人群之中,偷偷觀察著秦鈞那邊。
她并沒有忘記來此的目的,那就是觀看“河圖子”宣講的創見。
太陽慢慢地下了山,不過天色仍然很明亮。
秦鈞看沒有人再上問道臺,便走了上去在陶壁上寫了一串數字:253012。
“此數有何特異之處?”下面的洛書想道。
其他人同樣很好奇,想知道秦鈞寫這個數的意思。
秦鈞在這串數字的后面,又寫了一個等式:2+5+3+0+1+2=13。
再后面,又寫了一個等式:1+3=4。
這時候眾人才明白,秦鈞是將第一個數字的各位相加,得到一個數之后再將其各位相加,最終得到一個個位數字。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的數學基礎打得極為堅實。
一千五百多年前,天帝搞了一把“一人多票制”的皿煮選舉,無意間把零和負數給引了出來。
五百多年前,武王又引入了“琉璃數字”。
有這樣的基礎,許多花樣都可以玩。
秦鈞指著陶壁上的“4”,對著眾人說道:“將多位之數各位相加,若仍為多位數則復各位相加,終得一位之數,乃其‘數根’也!若一數之數根為9,則其必可為9、3所整除,若數根為3、6,其亦可為3所整除……”
接下來秦鈞又進一步證明,數根就是一個數被9除后的余數(0被9替代)。
證明的方法很簡單,10=(9+1),100=(99+1),1000=(999+1),以此類推任何位數上的數字,就是被9除后的余數。
如20000除以9余2,8000000除以9余8。
它們全部加起來,就是整個數字被9除后的余數。
這一次秦鈞宣講的“數根”,并不算是什么重大的發現。
以他現在的身份,用這種級別的成果來刷名聲正合適,既有足夠的創新又不至于太過艱深,而且非常便于傳播。
有了這類小成果的積累,以后再拿出點大東西人們才更容易接受。
不然平時裝低調,再玩“一鳴驚人”這種把戲,后患太大!
秦鈞的宣講剛剛結束,問道臺下面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角落里的洛書小姑娘也在使勁拍手,為秦鈞的發現感到既驚喜又敬佩。
提出“數根”這種概念,秦鈞覺得只是邁出了一小步。
但是對這些道院學子來說,卻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原來那些數字內部,竟然還隱藏著如此神奇的規律,那只要我努力挖掘研究,是不是也能得到類似的發現?
至于這個發現有什么用,道門中人是一點也不關心的。
實際上越沒用、越玄虛的發現,往往越被道門認為接近“燧皇大道”,格調也越高!
秦鈞享受著眾人的喝彩,施施然從問道臺上走了下來。
幾個學子立刻迎上前,拿著陶板向他討教。
此時的秦鈞,已經不需要再像昨天那么傲氣,非常平易近人地跟他們探討了起來,當然主要還是他在引導、指點,而其他學子則是頻頻點頭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