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意味著與工資、廣告贊助等徹底無緣,很多高中生球員為了能夠提前賺錢養家,就選擇到海外聯賽淘金,像華夏籃球聯賽廣東隊的穆迪埃就是這樣的情況。
但是球員也是人,也需要掙錢,NCAA這盤蛋糕越做越大,光籃球項目的電視轉播權就一口氣賣了22年,共計196億美金。僅僅2017年一個‘瘋狂三月’的轉播,就帶來了7.61億美金,而作為創造這高額營收的功臣-----那些大學生球員,收入依然近似于零。
他們心里肯定不平衡,這就讓經紀人、教練和品牌方趁機鉆了空子。他們是達成了一個鏈條:教練跟經紀人提出自己心儀的球員,而經紀人則去拿錢去收買那些學生球員以及他們的親屬身上,就用湖人隊‘球哥’鮑爾的爹的話說的好:每年到了夏天,天天都有人上門給他送錢。
這些經紀人收買學生球員的辦法也是五花八門:送車、送現金、送奢侈品,甚至還為那些高中生招募X工作者以及脫衣舞女郎,反正有那些品牌公司提供資金。
那些窮孩子什么時候見過這樣的陣勢?很多人扛不住了,就和經紀人暗中達成了協議,然后按照經紀人的指示去了他們希望球員去的大學;而大學教練作為回報,要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左右球員們的決定,影響他們對于經紀公司、品牌代言的選擇;而經紀公司和品牌則會采取預付一定資金的方法提前吸引球員的投奔簽約。
星條國很多人不喜歡NBA而喜歡NCAA,一方面是星條國大學生多,支持自己的母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覺得NBA球星的收入太高了,而NCAA‘只關乎籃球,而不在乎金錢’。
事實上他們想多了,畢竟這NCAA也是一門生意,而既然是生意怎么能跟金錢無關呢?
這些經紀人也不是傻子,他們這樣砸錢是為了什么?除了那些現象級球員外,幾千美金就能定下一個潛力球員,如果像詹姆斯那樣的現象級球員砸個幾十萬美金甚至幾百萬美金他們都在所不惜!
一個球員簽約球隊,兩成至四成歸于經紀公司,他們能賺多少錢可想而知!
對他們來說,這只是個投資。
不過這種投資一般都是投資高中生,這樣投資回報更快,但是像蕭格這樣這么有天賦的孩子,如果沒有停止訓練,那今后絕對屬于現象級球員,所以對蕭格他能舍得下血本,錢雖然好,但是沒有這么一輛車擺在面前的直觀震撼力更大,所以他今天干脆開了一輛車過來。給蕭格和他的監護人一個‘震撼教育’。
他也是想茬了,在他知道蕭格是國際學生后,以為是格致中學的特招體育生,這樣的家庭一般都是缺錢,當他看到蕭格在橄欖球場上大殺四方時,就決定一定要拿下他------像這樣的跨界運動員那簡直就是搖錢樹!
只可惜他急于把蕭格打球時候的錄像發給公司,沒有看到蕭鵬摔伍德海德的鏡頭,如果看到的話,他絕對會換個態度跟蕭鵬說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