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句此前牢記在心的法訣在裴楚心中不斷浮現。
他此前從無字書中得了“法天象地”這門術法神通之后,一直都有修習。
“法天象地”是一門變化之法,借用的是天地之力,可以頃刻間,讓人化作千丈萬張高,宛如孤高絕峰,又似擎天之柱。
最初洞神境界時,三十六處穴竅施展出來,所化之法相不過是一二丈高下,之后邁入洞玄之境界,雖還未能練通一百零八處玄關,但一路從司州行來,到了玉京已然練通了七十二處,法力在玄關穴竅之內如海如潮。
即便在玉京的龍虎氣大陣之下,壓制神通術法,但他依舊能夠勉強動用法力。
在今夜龍虎氣被遮蔽之后,裴楚身心仿佛卸下一塊壓制已久的巨石,所化之法相,已然超過百丈。
其距離千丈萬丈,青苗獠牙的神魔之軀,自然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但此刻所化百丈的驚天法相,已然震懾當場,一腳將那黑鹿王踩踏如地底后,更是讓場中群魔大妖,盡數駭然。
而對于此刻的裴楚來說,施展了“法天象地”神通,所獲的感悟頗多。
尤其是自身法力和天地之力的共鳴,仿若打通了一道天橋,似乎讓他借此窺探到了一絲天地真意。
對于自身所修行的術法和神通,更有諸多感悟。
“……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名洞神神寶。”
這是裴楚練通三十六處穴竅之后,邁入洞神神寶之境,凡人修煉到這一境界,其實已可算仙。
這里的仙自然不是天仙、地仙、金仙之類的,而是修行第一境界,真正小有所成,雖談不上得天地大逍遙,但尋常術法,拾之可用,怡然自得。
隨著法力漸生,神通自成。道門十品轉通,第一品位次別覺圣,立能知一方中輕重事可得。第二品位次得覺圣,得知世界有無吉兇事,亦能初窺門徑。
有此兩者神通傍身,諸般小術盡可掌握,算是得了小逍遙。
“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名洞玄靈寶。”
這是《三洞正法》里的第二層境界,洞玄靈寶,三品轉通位次正覺圣,能達知罪福一切宿命來往生處,果報由去;以及四品轉通位次通覺圣,能以心逆照未然福禍陰中事皆可得之。
裴楚如今邁入洞玄靈寶,前二品轉通已然心有所感,至于三品和四品,也模模糊糊之中捕捉到了一二。
但他還是在于修行時日太短,玄關穴竅法力積蓄不足。
此番,施展法天象地之神通后,反而若有所悟。
術為表相,法為根基,相輔相成。
有召制鬼神之術,無了達通圣之法,鬼神不至,徒耗元陽。
有曉悟高真之法,無運用變化之術,飛登無路,衛道無方。
兩者之間,其實不論是以術法入道,又或者是以修行內煉之法入道,最后盡數其實都是互為表里。
所學種種,其實一早就在他修行《三洞正法》說得清清白白。
“既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名洞真天寶也……”
至于最后的洞真天寶,練通周身玄關穴竅,映照穹天星辰,他也模糊之間能感受到前路。
而到了那時,他心中也隱約能感應,大約可揭開無字書的來歷。
須臾間。
裴楚立在空中,緩緩睜開雙眼,目光生電,掃過群魔、道門、修士、異人、兩司。
轟隆!
業在此時,有轟然之聲比之先前的法相所造成的動靜還大。
金光燦燦的黃金闕太和殿,先前被象魔撞擊都不動分毫,可此刻似乎無法承載某種東西,倏然崩塌。
太和殿后方,所有建筑,盡數夷為平地。
密密麻麻只有成百上千個如同雕塑的身影,俯首叩拜一個身穿華服俊美異常的青年。
在青年身后,又有一道從地底沖天而起仿若貫通天地的巨大火柱。
火柱之上無數黑氣縈繞。
那黑氣——
似乎藏著無數哀苦的生民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