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豐七號也經過兩次項目評估的失敗了。
第一次是在抗病性失敗。
第二次是在產量評估上失敗。
這兩次的失敗,讓整個項目在推動大規模普種上,最少晚了半年的時間,也導致了他們項目組在整個豐盛農業科技研究員蔬菜品種研發部之中抬不起頭。
“老板,這一次我們很有信心能成功!”
李玉斟酌了一下,他對宋山還是有些了解了,宋山在最重要的關頭都沒有放棄他的研究,對于豐七號品種還是很信任的。
正因為這一份信任,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責任沉甸甸的。
他低沉的說道:“無土栽培已經進入最后的試驗階段了,只要再給我們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就能完成最后的種植試驗,沒有問題就能讓豐七號投入種植!”
“無土栽培的成本如何?”
“相對于普通種植模式而言,無土栽培的成本的確能減少很多,另外無土栽培在抗病性上提高很多,更會在產量上的不斷的提升!”
李玉開口說道:“還有,我們豐七號可不是之前只是吸收了東農704,東農706,和華雜九號這些品種的優勢,更因為我們和bat農業科技研發部的合作研究之上,集中了bat農業的好幾個新品種的優勢,在產量上,最少比我們預計的,多百分之二十以上!”
“bat農業在蔬菜品種的發展上,可是有很大的優勢的!”宋山笑了笑,輕聲的道:“人家現在集中在做蔬菜種子的市場,如果不能在品種上的技壓群雄,也做不了荷蘭的蔬菜種子批發第一的位置,所以你們能偷師了,還是要好好偷一偷,另外步伐可以放大一點,不必忌憚太多東西,現在從某種意義而言,豐盛和bat農業算是一家人!”
當初他這么辛苦的收購bat農業,然后還不惜和夢成非直接掀起了一場歐洲農產品貿易的金融大戰,也要保住bat農業,他可不僅僅是因為貪圖bat農業在荷蘭的地位。
他的核心是豐盛。
他要的就是豐盛能通過bat農業這一塊跳板,更多的積累農業科研技術的底蘊,畢竟在很多方面,華國的科研研究都是比較落后的。
單單說番茄品種的研發。
國外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盡心研發了,歐洲,美洲,那些新品種的優勢完全能碾壓國內。
而國內最少晚了半個世紀的研發時間,差距自然不少。
想要彌補好這種差距,就要迅速的把技術上的劣勢給拉回來,這也是宋山當初為什么不惜代價的進軍國外,在虎口奪食的危險之中,吃下bat農業。
事實上證明,這一步棋,宋山還是走的很好的,bat農業的科研技術支持之下,豐盛在這方面的積累,迅速的跨越了好幾個層次。
還是那句話,若是單株種植研究,宋山開掛,天下無敵,但是如果是農產品,想要完成新品種研發,大規模種植,追求質量產量。
那么科研技術,就必須要積累,積累的更多,迅速的追上國際的水平,才能讓國內的農業發展全面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