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農業企業想要冒頭,其實是很難的事情。
豐盛農業能在短短幾年之中,立足在華國農業界,成為了如今華國農業企業之中前五的巨無霸企業,憑借就是技術上突出。
不管是豐盛蔬菜,豐盛水果,豐盛冬小麥種植,還有粵東稻,江南分公司的六十億植樹造林項目,豐盛綠化的橫空出世……
那都是因為豐盛在技術上的突破,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宋志卿面色微微變了變,他也感覺這些年走偏了一些,宋山這話,已經是推心置腹的,若非宋山器重他,恐怕不會說的這么直白,以豐盛農業今時今日在農業界的地位,找一個技術總監并不難,他可以隨時換人啊。
“宋老師,你放心,我會盡快突破四號種的技術困難的!”
宋志卿下定決定,面容嚴肅,堅定的說道。
宋山點點頭。
他這時候激勵宋志卿,是希望宋志卿不要本末倒置,宋志卿是他第一個招攬的技術人員,信任方面是絕對的,日后他還要依賴宋志卿來管理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
對于豐盛農業而言,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才是核心。
………………
離開冬小麥試驗田。
宋山先去了一趟的科技院的大樓,這時候已經有人上班了,不,應該是說,過年這段時間,一直都有人上班。
農業科研者一定是科研者,科研者有時候是沒有的假期的,對于很多科研者而言,廢寢忘食不足以形容他們,有時候更是瘋魔。
過年多很多人都重要,可對于項目研究到一半,尋求突破的人來說,那就完全不是事。
今年過年假期之中,申請留下來繼續研究的項目組,有兩個。
一個是西北稻。
西北稻是豐盛農業一柄藏在鞘里面的利箭,出劍之日,將會改變整個西北的種植環境,這可是一張大王牌。
正是如此,在技術上,宋山必須要做到,精益求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了。
這個項目是宋山親自掛帥的。
但是項目組之中,最少有五個教授博士級別的專家支持,而且技術人員不下于三十個以上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合作單位的人,真正屬于豐盛的技術人員,倒是沒有幾個。
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發展的雖然很好,但是人才還是很欠缺的,大部分的科研者,都是借來的,撐住了場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