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豐盛的冬小麥。
這些年秦川農業廳一直在推廣豐盛的冬小麥種植,不論豐盛之間的種植面積,豐盛之外的種植面積,在秦川,最少已經超過了五百萬畝的種植。
去年冬小麥大概只有一百萬畝左右,一開始的推廣,對很多的農民朋友來說,都是不愿意去接受新的品種種植,畢竟種植是一種做熟不做生的活。
也就是農業廳拼命的推廣之下,才有部分農民愿意嘗試。
但是沒想到的是,去年冬小麥的收成十分可觀,超過普通小麥最少一點五倍的產量,而且品質好,在市場上的價錢,也比一般麥子收購價要的高很多,讓愿意去農民賺了不少。
農業廳開始趁機推廣起來了。
所以這就引起了不少農民的躁動,趁著這一把火在燃燒,今年農業廳繼續加把勁,在各個城市都下令推廣種植,把冬小麥種植的面積一下子推廣到了五百萬畝以上。
目前收成如何還不知道,但是明顯生長的不錯。
秦如峰年前就派人去調研過,有過預測,豐盛的冬小麥種好像更新了,這三號種的種植,預測之下,比去年可能多半成的收成。
預測未必能當真,一天不收成,一天不知道產量,但是這不是普通的猜測,而是來自農業專家的預測是,有根有據的,有七八成的可能性,哪怕有出入,也不會很大。
這樣秦如峰對豐盛冬小麥更加有信心,打算在今年冬季,繼續推廣,盡可能的落實在每一個城市,盡可能的把他當成秦川的一個農業招牌。
當然,以秦川的農業環境而言,單單是冬小麥的種植是不足了,始終沒辦法解決秦川的糧食缺口,秦川每年能滿足自己的糧食需求,不足一半,最少有一半的糧食消耗,是從外面的購買進來的,包括全國各省,甚至從外國進口。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西北的地,本來就不是很肥沃,在全國而言,是屬于農業最后落后的區域,同為西部地區,甚至不如西南,西南的地,雖然山丘多,但是水資源充足。
西北的水資源是最緊缺的。
農業發展對于秦川而言,是大事情,但是卻很難有更好的發展,豐盛的出現,是一個希望,最少豐盛在農業發展的技術方面,走的很快,利用科技來彌補原的天然的一種缺陷,這是西北農業的一個希望。
“憋什么招,我就先買一個關子了,到時候領導來了,親自看看!”宋山笑了笑。
“那我拭目以待!”
秦如峰答應,在兩日之后,帶人下去視察豐盛的農業生產基地。
宋山掛掉電話之后,轉動著自己的辦公椅,眸子深沉不定,一會有些明亮,一會有些黯然,腦海之中正在思考問題。
半響之后,他撥通了夢成非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