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北稻之外,冬小麥項目也是秦如峰十分關心的一個項目,更是如今秦川已經開始推動種植的項目。
“這就是目前豐盛正在研制的四號種?”秦如峰看了看這一片種植基地,這些小麥長的很好,肉眼能看到有些與眾不同,但是沒有能收獲,始終是沒辦法體現出與眾不同的。
“嗯!”
宋山點頭:“但是目前存在不少技術上的問題,還沒有能徹底的覆蓋三號種,三號種已經經過各地種植的數據反饋,屬于成熟的麥種,四號種今年明年都很難推廣,所以未來幾年,還是要以三號種為種植根本!”
三號種是成熟的冬小麥種,四號種目前只是試驗品而已。
“豐盛的冬小麥如今在我們秦川農業,也算是一個招牌了,去年的收入很好,種植推廣也很順利,今年要繼續!”
秦如峰對冬小麥種植,有很高的期望,冬小麥在冬天土地荒廢的時候種植的,豐盛的冬小麥種植的時間周期不長,并不影響的土地第二年的使用。
這是一個很大的收入。
“我考慮過了!”
宋山想了想,說道:“今年的收成,我會留下來,當種,我想要今年冬天,在整個北方推廣冬小麥的種植,甚至不惜公開冬小麥的種植技術!”
“確定嗎?”
秦如峰眼睛微微抖動了一下。
技術可是豐盛的根基。
“我們的技術已經走到來的前沿了!”宋山微笑的說道:“沒必要藏著掖著,而且在這方面而言,我更希望更多的人種植,我也需要更多的數據為我們繼續研發冬小麥的種植技術!”
不是大公無私,而是集眾而研,四號種對于豐盛而言,都已經很吃力了,如果想要進入五號中種的研究,他需要更多地方數據,更多的農業科研人反饋回來的信息。
豐盛只要一直都能走在農業種植技術的前沿,就已經足夠了。
這又不是古時候。
死守這一門手藝當傳家寶的時代。
技術公開,有時候也是一種的手段,能給推動整個技術發展的。
“你有如此胸襟,乃是好事!”
秦如峰贊譽說道:“豐盛能發展到今時今日,靠的不僅僅是運氣,我很看好日后豐盛的發展,秦川也會給予豐盛最大的支持!”
他是真心想要看看,豐盛農業能走到什么地步。
農業企業,發展一直都不是很好。
但是豐盛在短短幾年的時間之內,就把一個幾百萬注冊的公司,發展到如今已經可以估值幾百億的企業了。
日后華國,說不定能出現一個國際性的農業企業。
要是真走到這一步,秦川也會因為豐盛,而帶來農業上的飛速發展,甚至能一舉打破西北農業的劣勢,成為華國農業的領頭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