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晚飯之后,宋山把技術團隊集合起來了,在一張大圓桌子上,召開了一次的圓桌會議了。
“大家都說說,今天參觀的這個西紅柿種植園,有什么感想?”
宋山神色倒是沒有顯露出什么,只是笑了笑,表示輕松,但是在座的所有人,都對今天的參觀,有非常巨大的震撼。
所以還有些的沒有回過神的狀態。
最先回應宋山的,還是陳薇,陳薇深呼吸了一口氣,道:“院長,親自看過了BAT的種植園,我才能感覺到,如今我們豐盛的種植技術和被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看似我們已經進步的,但是其實目前來說,我們還是在全方位的落后!”
在只有科技院的人在的時候,大多人都稱呼宋山為院長了,他是豐盛農業科技院的院長,同樣是豐盛農業科技院最大的私人股東。
股權重組的時候,豐盛農業把一部分豐盛農業科技院的股權,落實到的宋山自己的頭上,這倒不是以權謀私,而是為了應對日后的股權變更。
豐盛農業現在已經進入商業模式了,不再是當初豐盛村委全面控股的時候了,這時候需要留一下后手。
所以宋山讓人把豐盛農業科技院的獨立股權,已經落在自己的頭上,有這個王牌在手,進可攻退可守,他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豐盛價值,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落在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里面,如今的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那是可以堪比華國頂級農業科研所的一個科研機構,里面大多的技術,都是目前農業發展最先進的種植技術,而且這些年巨大的投入,瘋狂的擴張之下,已經積聚了不下上百個教授博士級別的科研人員。
而豐盛農業大多的技術使用權,除了的豐盛綠化之外,基本上都掌控在研究院里面的。
豐盛綠化的技術,當初是因為明神資本的注資,才逼不得已,把所有用在豐盛綠化的技術,都落實在豐盛綠化獨立研究機構,也就是安如把江南研究所挖過去的班底,由宋開岳親自主持的豐盛綠化研究所的頭上去了。
對于豐盛的科研人員,大部分人對宋山都非常尊敬的,因為他不僅僅是一個能提供舒適研究環境和巨大資金系統的老板,他還是一個接觸的科研人員。
在農業科研這個世界里面,宋山雖然年紀輕輕的,但是早已經有了一席之地了,不僅僅是綠化樹的成就。
冬小麥,西北稻的各方面研究成果,都足以讓整個華國的科研人員對宋山的敬佩起來了。
甚至是宋山的偶像,華國農業科研第一人,袁老也曾經在公開的場合贊譽過西北稻的成果,這等于讓宋山在科研世界的聲譽,再上一層樓。
哪怕是資歷深厚的一些老教授,在技術研究面前,也不敢在宋山面前倚老賣老,這就是科研地位。
“我們初步估算了一下,他們產量值,能高達每一個平方米五十到六十公斤左右!”老教授黎中明輕聲的道:“而且他們每一個西紅柿果實都非常均勻,這種種植水平,需要非常苛刻的控制系統,才能做得到的,這是我們華國不具備條件的技術,三年之內,想要達到這種水平,都非常艱難!”
“人家就算是放開讓我們看,我們看的也一頭霧水,除非有更多的資料供應我們研究,甚至我們研究出了技術,我們還要在計算機和機械上的發展,才能做到這樣種植園的水平!”
利萬軍有些苦笑。
這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和農業生物有關系,已經融合了計算機的科技,機械發展的技術,才能構造一個這樣高產量的種植園。
宋山靜靜的聽著,最后目光落在了四大專家之中,最低調了許昌同博士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