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貶低我們的中州102型號,我當然反駁了!”莫小順有些年少氣盛,壓低聲音不甘心的說道:“這可是我們的所有人的科研成果!”
幾個中州農大的學生聞言,看著宋山的眼神也變得有些復雜了。
“人家沒說錯,我們只是自己給自己樹了目標,但是目標不是成果,沒得驕傲的!”年長的青年是白教授的研究生,叫徐從和,中州農大本科畢業,然后考研,一直跟在白教授后面做研究。
徐從和說道:“中州102型號新品種沒有經過試驗,就不能出成果,想要挑戰華農101品種,更是有些癡人說話了,人家批評我們,那是對的,不要有什么的心理負擔!”
“宋院長,不好意思,中州的學生有些的失利了,也怪我,當初研究失敗,我為了振奮軍心,所以就給他們的豎了比較高的目標,長期影響之下,他們倒是顯得有些驕傲了!”
白教授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學生的情緒,無奈之下,只好歉意的對宋山說道。
“沒事!”宋山笑了笑,道:“我喜歡有大志向的農業科研人,有目標才有進步,看得到希望,才有足夠的動力去做,畢竟我們都知道,農業科研相對于科研界而言,屬于更加無聊,更加枯燥,更家的難熬的一項科技研究活動,能堅持下來的人,還真不是很多了!”
科技研究本身而言,就需要耐心,而農業科研,相對于那種坐實驗室,坐辦公室,他們經常是一腳泥一腳水,面朝黃土背朝天,更加的辛苦,也更加枯燥難熬,所以這方面能堅持下來的人并不多。
“宋院長,你認為中州102,有希望能追上華農101號嗎?”白教授想了想,很直接的問。
宋山很少露面,但是他的科研水平確是白教授也不敢否認的,哪怕他在玉米種植上沒有太大的科研成果,可他的能力和身份都足夠指導一下這個項目的進步。
“我沒有詳細的資料,所以不好說!”
宋山也不能張口就來的,他只是看到了表面,具體的研究資料他沒有看到,他就沒有太大的發表權。
“不過對于華農101號品種的雜交玉米,我是可以暢談一下了,白教授如果愿意交流,我就說說自己的想法!”宋山緊接著說道。
“請!”
白教授求之不得。
“華農101這么多年來,在雜交玉米上非常有市場,特別是在東北完成了是試種植之后,成為了東北專種品種,適應東北的氣候土壤,能在不到四個月之內收獲,產量高大七百公斤,這是目前來說,非常好的一個玉米品種!”
宋山道:“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華農發展為了研究這個品種,投資了多大,而且我可以告訴你,這個品種不會到這就算,而會二次研發,三次研發,繼續進化突破,這方面的資源,是中州102比不上的!”
白教授聞言,心中微微一動,雖然話不好聽,但是卻非常說道到位。
“如果中州102型號想要追趕上華農101,那就要下血本,最少研發出適應整兒西部種植的品種,這樣才有希望能普種,普種才是檢驗科研成果了,試種植始終只是局部地域的種植,不足以為支持整個成果的落實!”
宋山道:“另外,我可以給你們的支持,那就是目前豐盛能拿出來的所有玉米品種,我都可以無條件支援你們,說老實話,我雖然不太看好中州102型玉米品種能取代華農101,但是我對科技研發是抱有最大的希望了,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我認為有可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