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成波加入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其實不足一年時間,他本身是東北農大的副校長,也是黑龍江農業科研中心的副主任,專于大豆種植的研究。
他在這方面的科研成果非常巨大,他曾經率領自己的團隊,研發出三個大豆品種,而這些品種并非是籍籍無名,目前都是東北種植最多的大豆品種。
他的論文曾經在歐洲和美國的農刊上都刊登過。
他能加入豐盛,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他之前的研究失敗了,研究失敗之后,還和一些同事領導鬧了變扭,所以有些心灰意冷的想要跳出東北農業圈子。
第二,他對宋山一片論文很感興趣,是針對大豆種植的一些新技術發表。
第二,是因為豐盛人事資源總監非常有誠意,曾三顧茅廬,親自請他,而且還滿足了他所有的條件。
所以他才從東北來到了西北這片土地之上,加入了豐盛農業科技研究院,還親自成立了大豆品種研究團隊。
“豐217的弊端太多了,我們還得改進才行!”這一片農田大概有二十畝左右,位于豐盛東北角的位置,和草莓種植園還有磐石山交界,但是周圍已經用東西給為圍起來了,除非爬進來看,不然外面是不知道里面種植什么的。
在這些農田之間,分出來了七八個區域,區域之間,搭建一些簡易房,這些簡易房就是研究中心。
宋山現在站著的,是豐217品種的研究中心,后面的三畝地,都是豐217的試種植區域。
這是一個大豆新品種。
不過目前還沒有研究成功。
開口說話就是霍成波,豐217是他進入豐盛之后,在豐盛的技術基礎之上,研究出來的第一個新品種。
不過這個新品種有不少的弊端。
“霍教授,你覺得豐217和豐219之間,有多少差距?”宋山瞇著眼眸,看著這些實驗數據,幽沉的問。
“差距不大,但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霍成波說道:“我還是打算加大對豐95品種的研究,這個品種是我認為最有可能成功的品種,在產量上,還有質量上,都超越我們目前的品種!”
“豐95?”
宋山搖搖頭,道:“豐95能進步的空間不大了,而且目前產量和質量,都不能讓我滿意,特別是豐95針對地域性的種植,更局限了我們的推廣!”
“目前我們有豐08品種作為底氣,不管是豐95,還是豐217,豐219,都還能繼續改進下去!”
霍成波說道:“豐95還是很有空間的,我認為產量上,可以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