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山對他們這么沒有志向,有些苦惱:“一個個不能有點野心嗎,得學古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主任,你想要偷懶,也不用把理由說的這么冠冕堂皇!”樂正小聲的嘀咕起來了。
宋山耳朵敏銳,撇了他一眼,他頓時噤如寒蟬了。
“我記得村委會批下去十幾筆的創業貸款,其中有四筆都是關于養殖場的計劃了,可我看咱村除了北面山上有一個小規模的養殖場,其他的好像都不見!”
宋山把傘太高一些,看著前方,目光幽幽。
“都不在咱村!”
樂正搖搖頭:“一村的豐伯紹,三村的郝敏,四村的李鋼,他們都是做養殖場的,目前也做的很成功,豐伯紹的養雞場,建立在明月鎮北部的山里面,年產量已經將近一百萬只雞了,這都是咱村的新興產業了,發展的很不錯的!”
“嗯!”
宋山笑了笑:“豐伯紹我倒是的記得,那就是一個只懂得養雞的老頭,他好像六十好幾歲了吧!”
“嗯!”
樂正點頭:“但是人家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可不認老,他現在養雞大業做的,風生水起,而且人家還懂的技術養殖,專門去請教了專家。”
“好事啊!”
宋山眸子閃亮了一下,道:“樂正,這種就是典例,你要做好宣傳工作,好讓咱村那些年輕人看看,不能的太悠悠閑閑的過日子了!”
當有些人拜托貧窮的時候,他們的斗志就會降落了,特別是如今豐盛一村,條件越來越好,閑人也越來越多。
比如老宋家的年輕閑人,正在成倍成倍的增加,因為有村里面的分紅,還有他們本身之前就有豐盛農業的一些股權,打斷腿都能吃夠下半生了,所以就沒有了奮斗目標。
就宋山知道了,宋家十二爺爺,宋微知家里面就多了兩個這樣廢物青年,年輕的時候沒有讀書,如今有條件了又不愿意做苦力活,整天無所事事,都成了村里面的無業游民了。
“嗯!”
樂正說道:“咱正準備辦村周刊,我打算把這典型案例,放在頭條上,讓全村人都好好學習一些,人家六十歲還敢于創業,讓那些二三十歲整天在村里面無所事事的無業青年好好的看看!”
思想建設,也是新農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豐盛新村想要進步,就需要全面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農業,環境,收入等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思想,是素質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