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山語氣深長的說道:“另外畢竟村委會雖然有錢,但是也負債,很多村企業現在也在發展的當口,村委會不能不管!”
村委控股不少企業的,就算豐盛農業,也算是村企業,村委有錢,可每年要還不少錢,特別是這些年一個工程接著一個工程,建學校,建醫院,都把村委會的資金耗了不少。
“這個我們能理解的,只是……”
楊光頭臉色有些無奈。
理解歸理解。
失望還是有一些的。
不過也還好,總不能他們一并村進來,就能分房子,哪有這么好的好事情。
“不過考慮到去年的雪災情況,也為了防止今年或者明年再出現這種情況!”宋山話音一轉,道:“村支部,村委會,鎮府,經過多次的商量之后,我們決定鎮府出面,豐盛村委會出資,以集資房的名義,給六村和七村修建新小區!”
“集資房?”楊光頭皺眉。
“之前都是置換,但是這一次我們暫不征收你們村的宅基地,等到旅游景區擴建到這邊了,你們再和旅游公司談這個問題,而且這一次修建小區,村委會支持一半,而且另外一半,你們自己出!”
這個想法是宋山效仿一些單位的集資房的方式來做的,之前二村三村四村的小區都是以在宅基地置換的方式,這一次他改變方式。
“主任,我們都是窮搜搜的農民,哪有這錢啊!”楊光頭叫苦。
“不用你們出錢!”宋山道:“但是會以你們六村和七村未來在村委會所有的分紅來補回這一份錢!”
村委會每年都有分紅的,并村之后,不管是二三四五,還是六七,都是屬于村委會,都有同等的權力和效益。
這也就是并村的好處。
“這個……”楊光頭眸子一亮。
“這是自愿原則,你們可以不參加!”宋山笑著說道:“未來的事情,不好說,新房肯定會建,但是如何建,什么時候建,用什么方式建,這都是未知之數,可能你們還有有些便宜占的,但是未必只有好處,拖下去或許少了不少利益也是可能,而我如今也是考慮現在很多農房危機,安全第一位,所以你作為六村負責人,最好能讓那些危房村民先應下來了!”
“這個方案我楊家第一個應,至于村里面的人,我會一個個去說服他們的!”楊光頭又不傻,他不知道這是宋山實在看不過他們住在危房里面,才動用的備用方案,甚至村委會為此還付出了不少代價,畢竟如今的村委會雖然財大氣粗,可開資也大,單單是教育和醫療的投資,就能讓村委會喘不過氣來了。
“李永興呢?”
宋山突然問。
對于六村的村長,在豐盛村委會占據一席之地的李永興他還是有些比較好感的,這年輕人有活力,能沖鋒陷陣,比楊光頭這種的老練的一塌糊涂的老支書來說,反而更好的使喚。
“他去跑手續了!”
楊光頭說道:“我們村有一戶人拿到了村委會的創業資金,準備在村里面開一個外面非常流行的那種叫什么,噢,奶茶店,所以有些工商手續,他們也不會,我就讓永興去跑一下!”
對于一些新鮮潮流的東西,他腦子不太好使,有時候記不住。
“好事!”
宋山非常鼓勵村里面的人自主創業的。
創業不一定是大事業。
比如一個小賣部,一個小餐飲店鋪,一個咖啡店什么的,都可以做,隨著豐盛新村越來越繁榮,這些需求量也會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