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間所展示出來的技術,運刀技巧,都讓劉一冰和林夕大開眼界。林夕眼睛一眨都不眨,生怕錯過一個細節,他仿佛一塊干涸的海綿,盡情吸收著水分,又好像一株茁壯的幼苗,不放過任何一個汲取養分的機會,正在飛速成長中。
在名牌醫科大學,五年本科,他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而在杭城第一醫院,他一日千里,天賦+好學+勤奮,讓他迅速適應了實戰,并大踏步前進。
手背皮膚缺損修復、前臂及手指血管橋接,比起肌腱修復來,花費的時間更長。而且,血管都比較嫩,需要換圓針,少部分異常堅硬的血管壁才會選角針,弧度通常為1/2及3/8,尖端為錐形或輕度成角,期間也要進行大量的輸血。
這個過程預估要六個小時,朱醫生畢竟年邁,講解了其中的要點及原則后,就讓劉一冰接手。
劉醫生縫合血管,最精擅的是二定點血管縫合法,就是在血管斷端的圓周分成兩等份,在這兩等份的定點縫兩針,保留其線尾作牽引用。然后牽引這兩等份的縫線,在其間加縫若干針,完成血管吻合。
為了防止縫及對側血管壁,可在兩定點牽引開后,先在其間分開兩等份的中點加一針,翻過來又在后壁的兩等份的中間加第二針,這樣便將血管縫合四針。再在這四針之間加縫若干針,完成血管吻合。
此外,還有套疊縫合法、剪開套疊縫合法等,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用。
對血管縫合,林夕還未有實戰過,因此,如饑似渴地觀摩著。
突然,劉醫生一個恍惚,手中的針扎錯了位置。
林夕想起劉醫生先前就有過這種情況,不由立馬關心詢問,劉醫生停頓了片刻,將手術器械交給林夕,說道:“低血糖的老毛病又犯了,實在抱歉,我先歇一會兒。”
他心慌頭暈得厲害。
朱醫生也略有幾分詫異地看了劉一冰一眼,見他呼吸急促,心跳得外人都聽得見,不由叮囑道:“你還是去做個檢查吧,這未必是低血糖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心血管或腦血管方面的疾病!”
朱醫生畢竟是經驗豐富,一眼就看出了劉一冰的異常,讓劉一冰心神一凜。若是旁人這么說,劉一冰未必會放在心上,但朱醫生這么說,就由不得他不擔心了。
林夕也很擔心他,只是,現在在做手術,手術如戰場,戰友稍事休息,他卻不能松懈,當即深吸一口氣,接替了劉醫生的位置,繼續奮戰。
朱醫生初時還指點林夕幾句,但后來越看越心驚,并欣喜,因為,林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活學活用,再加上膽大心細,手指靈巧,表現實在是太超出他的預料了!
可以說,沒有人在第一次實戰做血管修復的時候,能表現得如此出眾的。至少,朱醫生未見過。
“真的是好苗子,難怪有少年天才的名頭!”朱建斌越發喜愛林夕。心道,真想收他做個徒弟。
畢竟,這年頭好的徒弟是要靠運氣的,也是要靠搶的。不過,他年事已高,沒幾年就要退休了,平時精力不濟,可能也帶不好林夕。但是,他卻可以給林夕推薦一位更好的老師。
一念及此,朱建斌興奮了。琢磨著等手術結束,大家都休息好了之后,找個時間,挑個好的機會,帶林夕去見見那位。那位的醫術,即便是朱建斌,也是深感佩服的。要醫術有醫術,要地位有地位,絕對比他更適合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