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答應就算了,也沒什么。”
兩個馬總說話風格不太一樣,騰訊的馬總語速比較快,而阿里的馬總開口就是抑揚頓挫,大概和創業前當老師那段經歷有關系。
“我們要不要復制一個?”
梁柱建議道:“果殼快播這個播放器,組織人手研究一下就行了。”
“不要,不要,不要······”
馬總連說了好幾個“不要”:“這就涉及核心利益之爭了,我們這邊copy果殼快播,陳漢升反手能copy我們的QQ,網絡蛋糕這么大,暫時沒必要和陳漢升那種人玩命,輸贏不好說,他手里還有實體工廠呢。”
“也對。”
梁柱微微頷首,近些年“實體經濟”和“網絡泡沫”的紛爭一直不絕于耳。
就拿百度來說吧,2000年才成立的一家公司,2005年的時候,創始人身家就幾十億了,在胡潤百富榜排名靠前。
5年時間就超過那些著名實體企業幾十年的經營總和,因此,很多經濟學家抨擊網絡經濟是一塊泡沫,一旦戳破后果不堪設想。
“哪里都有泡沫,就連實體也是。”
馬總搖搖頭說道:“比如果殼的初代手機,其實本質上和華強北山寨機有什么區別,只不過營銷做得好,外形也漂亮,還敢于碰瓷三星,所以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也迅速聚攏了大量資金。”
“等到第二代手機出來,它的各項性能已經遠遠超出國內同類手機了,陳漢升又在韓國鍍了一層金,地位明顯不一樣了······”
“所以三代手機還沒發布,就已經傳出性價比之王的消息了,甚至打算把Nokia和Motorola拉下來一個,看似發展的很不合理,其實誰又能看見果殼的研發投入呢。”
“只要站在風口上,什么看起來都像是泡沫。”
馬總說了一句至理名言:“我們現在就是要想辦法穩住,不能讓自己飄起來,陳漢升比我們要幸福,因為他有實體壓秤。”
······
其實這倒是沒有錯,正因為有實體企業“壓秤”,陳漢升反而積極謀求果殼網絡的發展。
在電梯里的時候,陳漢升也和黃立謙聊了一會梁柱的提議,并且嗤之以鼻,然后又問道:“那家公司你聯系了嗎?”
“聯系了。”
黃立謙回答道:“多玩游戲嘛,不過我說我是果殼黃立謙,對方說他還是果殼陳漢升呢,然后就掛了電話。”
“嗯?”
陳漢升看向黃立謙。
“很正常,以為我們是騙子。”
老黃聳了聳肩膀:“我要是李學林,果殼董事突然打電話找過來,我也會覺得是騙子。”
李學林就是多玩游戲的創始人,他原來是網易的員工,創建多玩起初只是為了方便《魔獸世界》的粉絲討論游戲攻略。
后來人流量越來越多,當日活過萬的時候,李學林索性自己創業了,他準備把多玩建立成國內首屈一指的游戲公會網站,并且得到了金山雷總的天使投資。
當然投資金額肯定更少,所以這種小公司突然接到果殼黃立謙的電話,肯定以為是騙子。
陳漢升為啥對它感興趣呢,因為多玩正在研發一個叫“YY語音”的軟件,果殼網絡也打算布局這一塊業務。
這也是陳漢升來粵城的另一個目的,當然主要是為了開會,其次是為了去香港考察一下“借殼上市”的進展,最后一個就是為了“YY語音”。
果殼打算收購YY語音的技術團隊,把“YY語音”變成“果殼語音”,從而豐富果殼網絡的產品體系,讓年輕人用果殼社區瀏覽新聞和發帖,用果殼快播看電影,用果殼云聽音樂,打游戲還要登錄果殼語音。
以后,可能還會有果殼微博、果殼打字法、果殼短視頻、果殼直播······這些軟件,全方位一體化的“伺候”網友,讓“K?”這個Logo在不知不覺中深入大家的生活。
······
會議的后半程沒有什么太大問題,陳漢升也提交了一些意見建議,并且認識了南方系報刊的幾個總編。
會議結束后,陳漢升和黃立謙幾個助手親自前往多玩游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