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場這個事兒,其實在粉圈里邊不算什么新鮮的東西。
只要有流量明星參演的電影,粉絲除了為了自家愛豆貢獻KPI買票之外,在場外的鎖場應援也都是常規手段。
那具體啥叫鎖場?
這事兒說起來還挺復雜,因為鎖場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指為了電影能獲得高票房,利用“幽靈場”刺激觀眾和影院,用低成本創造高票房紀錄的行為。
也就是粉絲或者直接是資本方掏錢,把上座率非常低的午夜檔包下來,為愛豆的電影沖票房。
一般來說這么干,是為了讓本來成績就不錯的片子沖擊更高的票房。比如李世信此前那個時空中的什么英,什么狼,什么妖......
這些個創造了票房記錄的片子,基本上這樣的事兒都干過。
不過這種行為其實并不是什么不好的行為,說白了,就是圖一個“史上留名”,為本來素質就不錯的電影助長名氣罷了。
本來嘛,午夜場也沒有幾個人看。粉絲和資方愿意掏錢包場沖票房,對電影來說是好事兒,對影院來說更不是什么壞事兒。
屬于愿打愿挨性質——多贏!
但是另一種情況,就比較有爭議性了。
如果一部片子的票房表現差強人意,為了避免電影因票房不及預期而被電影院線下線、換片,一些粉絲就會提前在院線沒有調整排片的時候將這一部片子各個時段的票買了。
但是這種跟包場沖票房可不一樣。
一般這種鎖場,目的在于讓影院迫于“已經賣出了票”的原因而不得不放映,所以一般粉絲在這種鎖場的時候,就只會買幾張電影院的邊角座,保證電影有排片就得了。
中國的電影市場是個巨大的市場,只要影院有排片,只要這部片子的口碑沒還沒有爛透,就肯定會有那種閑著蛋疼的觀眾去往坑里跳。
只要有人買票往坑里跳,就是在間接的為偶像制造票房KPI!
粉絲不付出多少,偶像參演的電影贏了排片。
但是除此之外,就沒有贏家了。
毫無疑問的輸家......就是影院。
按照規定,哪怕這部電影賣出了兩張票,也得遵守消費者協議保護法去放映。
天可憐見,真要是碰到那種上桌率慘淡的電影粉絲鎖場,影院播每一場下來都是血虧!
電費都賺不回來的那種血虧!
對于這種鎖場,影院方面是深惡痛絕。
星豪娛樂運營部。
看著那名為“大魔王”的小富婆在群里直接號召鎖場,而在這位新加入的富婆“三萬塊紅包”的巨大誘惑和煽動下,群里各地粉絲分團的小團長們紛紛響應,熱情高漲.......幾個負責在粉絲總群里烘托氣氛的運營嘶了口氣,將目光紛紛投向了總監李睿。
“睿哥,《異星覺醒》現在雖然票房不及預期,但是起碼上映兩天也是破億的水準。今天傳過來的數據上看,白天的平均上座還將近二十人次每場,現在就開鎖,早了點兒吧?”
面對幾個同事的嘀咕,李睿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茬。
同事們不知道,但是身為運營部的總監,他心里是心知肚明的。
《異星覺醒》的票房水分,遠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大!
大到什么程度?
這么說吧;首日票房號稱是八千萬,賣出了一百四十萬張電影票。
看起來相當不錯,但是這八千萬的票房和一百四十萬的首日觀影人次是怎么來的?
是運營部這面對安吉蓓各地粉絲團投放了近兩千萬的助力基金換來的!
粉絲每買一張《異星覺醒》的電影票,粉絲總會就給補貼二十塊錢——差不多于六十塊錢左右的首映票,補貼之后打六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