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前面完,是一場修改會議,蘇軒冕提出自己的意見,將老言談史,板塊改為了“無限推理”。
據后來專家教授研究,推理這個字眼,被賦予“題材”這一層意思,也就是在名不見經傳的夢溪小談上。
夢溪小談報社,也被永久刻在了世界推理史上。
是個大榮譽,但就現在看是有人不舒服的,比如說老言,老言談史也就是他的專欄。
其他報社小伙伴,和為老言不忿,當然即使不忿也僅僅是不忿,并沒有說什么。
在會議上,蘇軒冕不徐不疾的將改組意見講述完了。其實說是意見,但并沒有商量討論的意思,通知完后,就正式實施。
另說一句,因為夢溪小談是琰姐取的名,蘇軒冕決定保存。
改組會議,大概開了一個小時。
其實在宣布時,一言堂挺好,比如某些公司,明明就在實施這個制度了,還裝模作樣的開會討論。
問,對于這個活動有沒有什么意見啊。
你都實施了,難不成還能反對?
然后看沒人說話,領導還要點名。
“那我先回出版社了。”廣橙見其差不多已經融進了報社,就告辭。
“蘇監督,那我給您騰一間辦公室出來。”李河基道。
“不用,把資料給我就行,地方我自己找。”蘇軒冕也不是喜歡坐辦公室的人。
李河基笑呵呵的點頭,也沒有再說什么,然后詢問要什么資料。
員工資料、報社資料以及讀者調查,這些東西是一個報社最基本的。
一瘦高個編輯,只用了十分鐘,就將東西備齊,三個文件夾,麻溜的拿給了蘇軒冕。
“謝了。”蘇軒冕道謝,然后道:“關于無限推理的兩篇稿子,我明天下午發給你。”
說著話,在報社所有人的注視下,離開。
廣橙和蘇軒冕相繼離開,報社又恢復平靜,也沒有小聲議論什么的,按照蘇軒冕的改組,做著自己的事。
在職場上,特別在公司內,和同事一起講上司的小話,是極其愚蠢且不聰明的做法。
在場即使是最年輕的瘦高個,也入職大半年了,是絕不可能犯這種錯誤。
只不過在心里訕謗兩句,是必須要有的。
比如老言面上笑嘻嘻,心里mmp,要知道老言談史算是他的一個專欄,這報紙本來人氣就不高
而他也是夢溪小談也是這人氣不高中,有人氣的了,因為他寫的點評,語言還算是辛辣。
“一來就把人氣最高的取消了,我也就笑笑。”老言低頭,為什么低頭呢,因為他真的差點笑出聲。
李河基雖說不是老狐貍,但也是腦子活路的人,所以一個人在主編辦公室,打了個電話。
然后從電話“無意”間,知道了蘇軒冕是總編惠琰之子,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笑容。
心中對于改組沒報多少希望,當然李河基沒抱希望的原因,不是因為蘇軒冕與惠琰的關系。
只是他當了這么多年的報社主編,對當下的新聞市場有所了解,日薄西山之下,你還能把太陽拉住?
特別是將日報,改為了周報,準確說是一周雙報,報紙不比報刊,時效性很強,一周雙報模式,國內外李河基都沒聽過有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