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那我和老言先走了。”李河基和老言一同離開,小杜打完招呼,繼續埋頭苦干。
兩人經常去的老地方離報社也不遠,沒十分鐘就到了。
喝喝小酒,擺個龍門陣,這就是中年男人向往的生活。
“我們新來的這位監督,真是個厲害的人物。”李河基突然道。
老言一怔,沒想到會突然提及蘇監督,不過很快回神接話:“是啊,很多年輕人的本事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一開始誰也不相信,依靠連載能夠把報社救活,但偏偏這件事就干成了。”
說著抿一口江小白,繼續道:“三篇我都看了,不過可能年紀大了,腦袋有些遲鈍,我還是更喜歡最新的一篇敦厚的詐騙犯,更有生活氣息啊。”
“嗯。”李河基把就端到嘴邊又放下,他道:“寫文章是厲害,但我說的蘇監督厲害不單指是寫文章。”
“你是說……”作為老油條的老言自然是明白了李河基的意思。
“看上去蘇監督是和和氣氣很好說話,甚至于每天都只是打卡下班不在報社多呆,感覺好像不管事,實際上報社的走勢以及所有發展都在他的計劃之中。”李河基道:“還有小杜那個傻小子,以為是自己想到的再次打廣告,其實根本就是監督他正準備說的話。”
不說還沒注意,一說老言回想一番,真是如此,當說到官微和公眾號沒有粉絲,蘇監督就問起了廣告效果的事,這明顯能看出是在心中打定主意再打個廣告,不過話被小杜先說了。
但如此情況蘇軒冕就順水推舟的,當做是小杜提議,并馬上采納,應該怎么說呢?
是不會跟下屬搶功勞?好領導。
還是有城府?少年老成。
用來形容蘇軒冕,老言感覺都不對,最終也贊同了李河基的話,這年輕的監督,的確是很厲害,還是那種說不上來的厲害。
說完國內的發展,說說RB潮星報上的事。
《向陽之詩》可謂是,《zoo》諸多虛假的希望之花中,最真的一朵了,還是同以前的短篇差不多,充滿了腦洞。
短篇一開始,就是一個老人制作了機器人來照顧自己飲食起居,因為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因為染上了病原菌,而世界上的其他人類,因為突然出現在空氣中的病原菌,在兩個月內全部死亡了,而制造機器人還有一個最終目的是,老人死后,希望機器人將自己正確埋葬在伯伯的墓地旁邊。
老人在生命最后的階段,教會了機器人的感情,特別是教會了機器人“死”的意義,如果到這里結束,那還真是一個令人感動的短篇,然鵝最后有反轉,這個老人原來也不過是伯伯制造的機器人,他所謂的中了病原菌大限將至,也只是因為被設定成這樣。
所以簡簡單單的說,向陽之詩是兩個機器人的故事,至于人,死絕了!
RB的物哀文化,倒是很喜歡這個死亡之中的美麗,所以向陽之詩得了比《小飾與洋子》還高的分,并且還很多讀者留言說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