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區別只在合不合適。麹義的部下號稱精銳,但孫策相信自己的部下更勝一籌。如果一開戰就先擊破麹義,對雙方士氣的影響應該遠遠大于擊敗荀衍。
聽完孫策的想法,郭嘉沒有反對。他只是提議讓滿寵、徐盛進兵浚儀,牽制袁紹的兵力。不管袁紹有什么樣的想法,都不能讓他太如意。讓水師進擊,哪怕是虛張聲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惜青州一直沒有消息來,如果甘興霸他們能及時趕到,我們又多一分勝算。”
“別想那么多了。”孫策站了起來,拍拍腰間的項羽刀。“我有信心擊敗麹義,擊敗袁紹。你也要有信心戰勝荀衍,戰勝你從叔郭圖。”
郭嘉大笑,隨即招軍謀們推演戰斗過程,盡可能避免重大破綻。再大膽的計劃都是建立在實力基礎之上,人的主觀能動性有積極作用,卻不可能脫離客觀規律。
大戰在即,孫策將魯肅、董襲等將領都招到中軍大帳,參與軍謀處的推演,讓他們清楚自己的任務,以便臨時應變。一旦開戰,雙方幾萬人攪在一起,相互之間相距幾百步到數里不等,即使在旌旗戰鼓傳遞命令,總會有延遲,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斷絕聯系,只能靠將領的主觀判斷。在這種時候,每個將領知道自己該干什么非常重要。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有可能發揮更多的力量,打敗對手,實現預期的戰斗目標。
四五十人商量了大半天,連晚飯都是在一起吃的。軍謀和將領們同席而坐,一邊吃還在一邊討論,完全沒有人顧及食不語的圣人教誨,說得情緒激動,拍案砸碗的不在少數。
半夜時分,方案敲定,各營將領紛紛回營準備。想到明天凌晨就要主動出擊,孫策和郭嘉相對無語,心頭都有些沉甸甸的。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開戰,就不可能再停下來考慮了,就算錯了,就算知道面前是刀山火海,萬丈深淵,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
“將軍……”郭嘉欲言又止。
“行了,我知道你想說什么。”孫策笑道。明天他要帶著親衛營臨陣交鋒,郭嘉留在大營里坐鎮中軍,勝負難料,能不能活著見到對方都是一個疑問。敵我雙方的實力差距是明擺的,即使是郭嘉也很緊張。
他和郭嘉一樣緊張。但他知道緊張與事無補,反倒坦然得多。郭嘉緊張是因為不可控因素太多,他不緊張,是因為他相信一點,他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是麹義想擊敗他也沒那么容易。
“將軍,雖然士氣宜鼓不宜泄,可是我還要提醒你一句,萬一形勢不妙,不要勉強。就算放棄豫州,退守江東,我們還有機會重振旗鼓,卷土重來。”
孫策大笑。“放心吧,我也許無法擊敗麹義,但是我想走,麹義也攔不住。”
郭嘉點點頭,正想再說點什么,郭武走了進來。“將軍,李廣曲的尹大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