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不至于,他可能是擔心涿縣吧。”
公孫續哼了一聲,沒有再說什么,取出一塊干糧,掰了一半遞給太史慈,自己又大嚼起來。對劉備、關羽的生死,他并不關心,都死了才好。他也不關心涿縣的得失,劉備占著還是袁譚占著,對他來說沒有區別,他現在的任務就是跟著太史慈作戰,積累經驗,將來獨領一軍。他在孫策身邊的時候,雖然上陣的機會少得可憐,卻經歷過很多次戰前會議,知道孫策作戰前會仔細分析戰場形勢,擬定方案,受益匪淺,只是一直沒有實踐的機會。現在終于有機會上陣了,又是跟著太史慈這樣的名將,他當然不能偷懶。
這是孫策給他的機會。
戰鼓聲突然變得激烈起來,關羽發起攻擊了。公孫續站了起來,踮著腳向遠處看,卻什么也看不到。離得太遠,又是晚上,看到的只有被夜風吹得呼呼作響的戰旗。不過,他看到了箭陣,看到了空中交錯的箭矢,在火光的映襯下,像是兩群蝗蟲。
“shè箭了!”
“誰的箭陣密一些?”太史慈嚼著干糧,不緊不慢地說道。
“看起來差不多。”
太史慈沒有再問。關羽有一萬步卒,顏良的兵力相當,弓弩手的數量也相近,誰也形成不了壓制性的優勢。關羽要想破陣,看來還要看強行突破。聽說關羽好親自沖鋒陷陣,不知道他今天會不會這么干。作為統領萬人的大將,親自上陣并不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這是斗將,而不是大將。
過了一會兒,有騎士策馬趕來通報情況,關羽派出兩曲步卒試探,他本人沒有親自出戰,但是他的位置靠前,最精銳的刀盾手也部署在前陣,隨時可能出擊。顏良死守陣地,沒有反擊的跡象。
太史慈在地圖上劃了兩道線。
“看起來關羽也不是那么魯莽啊。”公孫續笑道。
“一開戰就親自上陣的不叫魯莽,叫愚蠢。”太史慈捻著手指,回想著屢次與顏良交手的經歷,分析他與關羽的優劣。兩人的實力相當,武藝、指揮能力都差不多,但顏良勝在經驗豐富,這些年在青州一直是袁熙的前鋒大將,相比之下,關羽的戰場經驗就相對少一些,指揮萬人作戰更是第一次。上一次在涿縣與義交手時,他麾下只有三四千人,他充當的是偏將,而不是指揮全局的主將。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他第一次作為主將出戰,對手又是經驗豐富的顏良,能不能旗開得勝,誰也不好說。
馬蹄聲響起,又有騎士奔了過來,匯報最新戰況:出戰的兩曲步卒經沖到顏良的戰陣前,雙方短兵相接,暫時還分不出勝負,從場面上看,關羽的部下要強悍一些,幾乎是壓著顏良的部下打。
太史慈點點頭,閉起眼睛,凝神細聽。交戰的地方離得很遠,聽不到人的聲音,只聽到隱約的戰鼓聲,雙方使用的戰鼓不同,鼓聲也有細微差別,遠近距離更不同,能分得出關羽是在猛攻,氣勢略勝一籌。
太史慈聽了片刻,睜開眼睛。“伯嗣,你待會兒帶上白馬義從去薄陣。為關羽爭取一點時間。”